应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香港等亚洲佛教信众的共同祈请,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尊者于9月4日至9月6日为期三天,在达兰萨拉的寝宫透过网路视讯讲授无着贤菩萨所著的《佛子行三十七颂》和宗喀巴大师所著的《三主要道》等经典。
在第一天的网络视讯法会开始前,主办方代表来自六个亚洲国家(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和香港)的佛教信众感谢尊者开示佛法欢迎他。随后,来泰国清迈的僧人首先以巴利文念诵经文。而来马来西亚的尼师以中文念诵了《心经》。
达赖喇嘛尊者在开示时首先向信众强调:“ 佛陀释迦牟尼转动佛法之轮已经超过2500多年了。 佛陀转动法轮时所讲的内容即便在科技非常发达的今天也是有用的。在这世界上所有的主流的宗教为了让人们的心灵更加的宁静,向人们传递了有益的信息。
“导师释迦牟尼所流传下来的如四圣谛等教义是佛陀教法的基础。无论是巴利语系的传统。或是梵文语系的传统,都一致的遵循四谛十六相的基本原则。佛陀所开示的苦、集、灭、道四谛的内容。因为我们不想要的痛苦是事出有因的。所以我们要去了解其因缘是什么?当我们去做分析观察的时候,就会知道是因为心灵或者内心的不调伏所导致的。内心之所以不调伏主要因为贪嗔的原因。而且贪嗔并不是属于心性,因此受到心的一个为明为观的体性。如果我们有做这方面的分析,而且产生这方面的觉受的话,我们就可以知道心的为明为观体性。所以由愿意所产生的贪,由不愿意所产生的嗔。这些并非是心的体性,这样我们就可以很明确的了解。因此导师释尊跟我们说到了’苦’的因缘叫做集,所以说了集谛。集谛又可以分业集谛和烦恼集谛两者,当然最主要的是烦恼集谛,有些是通常所说的三种烦恼。烦恼最终都来自无明与痴,因此在《心经》里也说到了相同的内容。佛陀针对苦、集、灭、道四谛做了详细的解释,如果要了解的话我们透过对苦谛和集谛的了解自然想要去了解灭谛。如果想要了解灭谛的详细内容的话,主要依赖着般若经做更深入的了解灭谛。才能够知道苦谛和集谛是否可被灭除。因此,《心经》说到了’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其意就是说改变我们的内心,这些烦恼都来自于无明与痴,以及对真相的不了解的缘故所产生的。因为我们对真相的编导的执着而产生烦恼,产生负面的情绪, 所以只有了解真相才能去除烦恼依据。
我平常一直都在讲,在近代科学的理论当中有量子物理的理论,而量子物理的专家们也明确的说到真相与表现的相异。所以在《心经》里面说到了甚深的空性的内容:
”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说到了空性四门的内容。有这一个空性四门我们可以去除短边,也可以去除长边,靠的就是缘起性空的理论。所以在场的亚洲包括中国、越南、韩国、日本的信众们。一般巴利语系的传统传到了缅甸和泰国等地,所以我们几乎可以佛教的传承遍布亚洲所有的国家。世界上主流的宗教对人类的贡献非常大。但是以分析观察为主的主要的宗教为佛教,而佛教又以纳兰陀寺也就是梵文语系的佛教传承为主。因为纳兰陀当时的学者们所使用的语言是梵文,在梵文语系的佛教传承里非常的注重分析观察。所以讲佛陀所开示的四谛十六相作为教义的基础之后,再以非常细致深奥的智慧去分析观察,因此纳兰陀寺的传承非常重视逻辑推理来去立宗。即便是佛陀亲自所开示的教言也会去观察分析,如果佛陀所开示的教法非无言可取的话,就将它归类为《不了义经》,因为这个和正理有违。就像佛陀所开示的:
比丘与智者,当善观我语,
如炼截磨金,信受非为敬。
梵文语系所建立的教义,将初转法轮所开示的’四谛十六相’作为教理的基础,在开示《般若经》的时候,因为以逻辑推论的方式去分析观察空性的内容,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纳兰陀寺传承和梵文语系的佛教教义里面会强调逻辑推论的方式。这个是非常符合现代科学精神的。所谓的科学精神就是科学家们针对我们可看到的形色的物理,物质的现象去分析观察。同样,佛教会针对如无常或者是空性的内容,这些无法用肉眼看到的内容去分析观察。所以透过因果缘起说到了事摄而由的缘起,像这种推论都是以理由而去建立的。所谓的色,是透过颜色、形状、微尘所聚集起来的,如果把形状摆一边,颜色也摆一边,把微尘又放一边,再去找色在哪,是找不到的。可是我们不能因为找不到而去否定这个法的存在,色法是有的。色法的存在,它的属性和作用并不是以它自己的力量而有,依赖着它者而有。因为性空更要缘起,因为性空色才能堪为色法。如果色法并非缘起而有, 那这样色法就不能因为众多的粒子聚集而有。所以说这就是: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在诠释空性。 ‘空即是色’ 里‘空’是指色法的究竟性质而是去说空的,而不是指远离色法以外其他的空性。无论对我们产生任何利害作用的法,它都不是以自己的力量而形成自己的作用和性质。因此,它更需要缘起。因为缘起的关系缘起才能安立于色法。所以透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才能远离长边和短边,以及远离恶边。纳兰陀的传承针对这个内容做了非常仔细的观察。龙树菩萨是佛陀所授记的一位尊者,了解龙树菩萨有多伟大,不需要讲些历史上神奇的故事,而是要去阅读龙树菩萨所造的六理聚论,这是大家都能接触到的经典,特别是其中的《中论》,而《中论》已经翻译成了中文。就解释龙树所造的经典来说,在印度众所皆知、具量的大智者有月称论师以及佛护论师,他们对《中论》做了很清楚的解释。不仅如此,他们不是只是解释字面上的意思,而是以纳兰陀传承的理路来探讨,透过破除他宗、安立自宗、断除争论的方式来剖析。所以,即便是佛亲自所说的教言,也会去区分是否如言可取。龙树菩萨的著作确实是我们学习佛法最主要的依据。而且还值得我们去进行深入的思考以外,还可以运用到生活当中减少烦恼很有帮助。 ”
尊者进一步指出:“学习藏传佛教的信众们,虽然有少许日会去背诵《中论》,一开始来到印度是这样的,之后在我们的呼吁下背诵《中论》的信众越来越多,至于《现观庄严论》和《入中论》我们小时候在藏地时要求背诵,从我个人来讲我从六、七岁开始就要背诵上述经典。《中论》的注释当中最主要的是《入中论》,我从小就要背诵《入中论》的根本文。以及学习与这部经典相关的注释。由此而知道清辩和佛护论师等古印度伟大的学者们说了些什么。还透过《入中论》去了解月称论师又是怎么解释的。搭配着这些论点,我们不是说佛陀所开示的我们要无条件的去接受,我们也不会说因为龙树菩萨这样说了而去无条件接受。我们会以破除他宗、安立自宗、反他驳的方式来剖析和观察。
因此,这就是所谓的「理性客观」。不是只有「这位大师有多尊贵」的信念,而是透过这位大师著作的分析,即观察其义愈久,定解则愈强,还能无违结合佛言等诸多大教典。此时,要将其经论做为根本依据;即便是佛亲自的教言,以理分析时,若有不妥之处,不将其经论视为根本依据,所以纳兰陀寺的学习体系真的是不可思议和令人赞叹! 。在寂护论师来到西藏后为藏人传授了这一套完整的学习体系。寂护论师他自己也是一位量学的大学者。他针对《中观》的部分也写了《中观庄严论》。当然《中观》的论释又分成应成派(归谬论证派)和自续派(独立论证派)两大派。但是因为这些论师坚持了相同的分析观察的精神,他们在分析内义时是以理为主,不应会仅以「这位大师有多尊贵」而判断。西藏有句谚语:‘ 观功于人,观察于法。 ’ 如《入中论》云:‘ 前说深可怖,多闻亦难解,唯诸宿习者,乃能善通达。 ’ 论说,世亲等大学者们,因为不能接受空论,即‘ 缘起见 ’、‘ 唯名施设 ’的空性之论述,若问:难道世亲彼等背弃空论?月称答:所言极是。 《入中论自释》做此明示。从此可知,纳兰陀陀的大师们皆是以理为主,而非 ‘某师言故,依教奉行 ’。
达赖喇嘛尊者还呼吁亚洲佛教徒不只是念诵《心经》等佛教经典,而是去了解这些经典所诠释的含义。尊者指出:“像《中论》等这些典籍是我们祖先所留下来的文化典籍。但更重要的是亚洲的这些佛教国家的信众都会一致的唱诵《心经》,但是学习《心经》的人却是少之又少。我认识一位台湾的非常好的主持,他说我们华人佛教徒会经常唱诵《心经》,可是了解《心经》内容的人却寥寥无几。他还说我(指尊者)解释的《心经》对我们帮助极大。所以我们不只是念诵《心经》,而是要去了知《心经》所要诠释的内容是什么。像龙树父子所著的论集和典籍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去学习。我有一次去日本时,在一座日本佛寺中讲法时,参加法会的日本信众在念诵《心经》。在我发言的时候,我呼吁他们,不应该让这座佛寺只是作为一个禅修的中心,而是要让这座佛寺成为一个学习的中心。
所以我今天想对你们亚洲的佛教徒说,你们都是佛陀的弟子,你们也是佛教梵文语系传承的持教者。因此,你们不应只是念经做法事而已,而是要好好的去学习大教典,不一定要出家,这不是出家人的职责,也不一定要成为佛教徒才能够学习佛教的大教典,就像缘起性空的内容。即便当今世界顶尖的科学家们也非常的关注缘起性空的理论。即使学习大教典中缘起性空的内容,也不需要成为佛教徒。因为它对我们人类智慧的提升会很有帮助。所以我想再次呼吁你们念诵《心经》的人,要尽量去了解《心经》所要诠释的内容,从而好好的去学习。就我个人来讲,我从小就背诵《现观庄严论》和《入中论》,我记得在《入中论》中有一句偈颂文我一直背不下来,我就非常的生气,就用手指去抠下那句偈颂文。小时候虽然我们要背诵这些经典,但我们没有关注它所讲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大,慢慢的我想要去学习《入中论》的内容。于是对缘起性空产生论兴趣。后来我发现世界顶尖的科学家们对缘起产生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小时被迫背诵的经文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的智慧获得深、明、集、大等不共的殊圣。为什么会获得这四大殊圣呢?主要的原因是负面的情绪都来自于无明,为了对治无明我们需要智慧。所以,就如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说:
“ 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
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先破我。 ”
圣天菩萨在《中观四百论》说:
如身中身根,痴遍一切住,
故一切烦恼,由痴断随断。
像贪心的对治力时说到了不净观,嗔心的对治力说到了慈悲心,那一种暂时压服的方式虽然好,可是并不是根本断除的方式。贪嗔都来自于非理作意,非理作意最终都来自于真实自信的执着。就像《中论》里面所说:
“ 业烦恼灭故,名之为解脱,
业烦恼非实,入空戏论灭。 ”
即使你没有佛教信仰,可是如果你仔细的去分析和观察这句话的内容时,会对自身烦恼的减少会很有帮助。就像量子物理的科学家们说到了真相不同于表象。就以物理来讲,物理所呈现的表象不同于物理所存在的真相。我们看的时候会以为这种古典力学跟我们讲的每一个物理都有一个可被衡量的标准。可到了量子真相的时候却没有任何可被衡量的粒子。也是因为深信量子物理的关系,所以没有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所以会让贪嗔减少,思想更加的开放,烦恼也随之减少。我经常说,我们的情绪当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妄念。一切负面的情绪都是来自非力作义和错觉。所以,只要对真相好好的去分析观察的话,这样的错觉就会随之减少。可是慈心、爱心和悲心等它不需要透过错觉而产生。因此,对真相的理解或分析不会减缓慈爱和悲心,反而会增强慈爱和悲心。这一点是令人振奋的一个真相。因为了知真相会帮助我们减少烦恼,同时可以提升我们的善良等正面的情绪。
所以,慈爱和悲悯心等它是以真相为依据而产生,不是因为错觉等为依据而产生的。这和负面情绪完全不一样。当然我们会有些善心随着真实执着而产生,但是之所以产生善心,不是主要依据真实执着而有,只是随伴而来而已。真正的大悲心要发起来需要透过长时间的思维和坚持才会产生。以此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内在的情绪世界当中正面的情绪是依据真理而来的。可是负面的情绪看似强而有力,但实际上都是靠自信执着的错觉而产生的。如果这样去思维的话我们就可以慢慢改变我们的内心。以我个人来讲,我从小只是背诵而不想要去知道《现观庄严论》和《入中论》的内容,可是现在每天只要我有空就去阅读《入中论》的注释。 《入中论》中的四应成:一、应成圣者定灭事物之过患。二、应成世俗谛为理智所堪忍之过患。三、应成无有胜义他生之过患。四、应成无自性为非自空之过患。这四大过患的解释在宗喀巴大师的注释里面详细的进行了分析。这对真实执着和负面情绪的减少很有帮助。 ”
“今天,在此对亚洲的诸法友们传授佛法,虽然我们在生理上来讲,随着当前的疫情我们没有办法近距离的接触,可是我们可以透过现代的科技就像人和人见面般的和你们见面。所以我非常高兴今天有这样一个机缘给你们传法。你们也求学心切而来聆听教法。在这个世界的西方多数的人相信有造物主,确实对他们有帮助。因为当他们相信有造物主的时候,他们会相信造物主是慈爱的象征,没有人说造物主是愤怒的象征。就以耶稣基督来讲,他是一位完全的帮助他人,为他人思考的伟人。所以,西方承认有造物主的宗教信众们,他们说造物主像是我们的父亲,我们的父亲是大爱慈悲的象征。以慈悲为根本的父亲,由他所创造的孩子的缘故,所以我们要修学的内容必须是慈悲理念,他们也确实在这样做。虽然这种造物主的理论对东方的国家并不适合。东方的佛教国家和印度的其他宗教派别否定造物主。可是我们需要知道这些主流的宗教都一直传递了慈悲利他的教义。
因此,我们佛教徒,尤其纳兰陀传承的佛教法脉的继承者,我们每日要修炼的内容要结合慈悲和智慧运用到生活当中。你们要加大力度去学习大教典。即使你没有佛教的信仰,可是你去学习这一套完整的心理学,对你的生活和人生是有帮助的。因为,印度有这种世俗伦理的推动方式,推动这些心理学和理论道德的时候不是以某个宗教为主,这是我非常仰望的。每个人都希望离苦得乐和幸福,可是幸福和快乐靠的不是祈祷,做法会就可以获得的,而是靠对真相的认知,因为认知真相减少错觉,错觉引发的负面情绪或者是烦恼才随之减少。印度拥有三千多年的非暴力和慈悲心的传统文化。在这个基础之上佛陀降临这个世间后,佛弟子们以分析观察的方式再去了解真相。所以,这些内容我们不应该将它视为是宗教的议题,应该将它视为现代教育的元素。这样做会对我们大家都有帮助。我们佛教徒,以及在场的信众们,你们信不信仰佛教是个人的事情,但是佛教心理学和缘起性空等的内容,因为对真实执着的坚持,以及减少负面情绪有帮助。所以,我们应该将这些内容作为现代教育的题材,尽可能的为他人分享,这样就可以帮助到很多人。因为我们所回向的内容就是愿能成就自他利益,生起菩提心。这是我们每一天回向的内容,希望能够真正的帮助他人。所以,即便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应该以自己的经验尽可能的为他人解释缘起性空,还有佛教典籍中心理学的内容。如果你们能够在这方面努力,进而去实行的话会很有帮助。 ”
随后,达赖喇嘛尊者向各方信众传授了无着贤菩萨所著的《佛子行三十七颂》,并回答了信众的提问。
在回答来自泰国信众关于如何对极度自失,傲慢而且不愿听从他者的人给予帮助的提问时,尊者指出:“不只是人,所有的昆虫都有一个爱我执,我的概念。我们人因为有智慧,因此可以去想和抉择。可惜我们把这种智慧花费在爱我执上,这种强烈的爱我执只会让利己的想法越加的强烈。但若能为他人去着想,去帮助和尊重他人的时候,爱我执的心态也就会随之减少。
这一种的对比和和宗教议题无关,透过日常生活的我们也可以知道,如果只思考自己的话,我们无法快乐。而且周遭的人会说这个人很自私自利,于是想要避开他。我们需要生活在人类社会里面,如果和其他人和睦相处我们才会快乐。如果自己觉得自己很与众不同的时候,最终的祸害只有自己去承担。如果你保持谦虚的态度最终获利的是自己。但是你觉得自己很自以为的时候,最终吃亏的是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爱我执,我们应该以智慧的方式来爱我们自己。不是以愚蠢的方式爱自己。
在回答来自印度尼西亚信众关于如何给予当前失去工作者尽可能的帮助,以及减少贫富差距的问题问题时,尊者指出:“一方面,全球七十亿人当中,贫富差距极大,即有钱的位居高处,没钱的位居低处,这的确是个问题!最近又因’新冠病毒’疫情,许多人没了工作,这又是另一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缩短贫富之间的差距。富人们要尽力帮助贫困者,其方法不仅是给予衣食等,解决暂时的生计困难,更要加大力度提升穷人们的教育条件,提升穷人们的教育程度,这是我所期望的。
至于疫情问题,目前有许多专家正在做相关研究,非常随喜。专家们对此的研究会持续下去,同时,群众们也要努力先不让自己感染,这点很重要。疫情的解药迟早会研发出来。
我仍觉得,以印度为例,穷人们没有工作,真很可怜。反观孟买和加尔各答等地的富人们却住在巨大的豪宅,贫富差距极大,一定要尽力改善穷人们的现况! ”
在回答新加坡信众的提问时尊者表示:“以珍贵的人身为例,再得人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想问,除集资净障外,如何确保能于每一后世得以人身修学佛法?(尊者:)此法如弥勒菩萨说:’断除诸恶趣,得诸增上身,离引生老死,礼敬菩提心。’多数的烦恼都是源于爱我执;修炼爱他心愈久,愈能减缓爱自执。以今生而言,若能以修炼菩提心为主,不仅内心更加宁静、更加安乐,更因诚心想利益他人、帮助他人的缘故,令我等堕落恶趣的罪孽也会随之消灭,即‘ 断除诸恶趣 ’。
‘得诸增上身’:因为想要尽力帮助他人,即便是昆虫,也愿利益彼等,故说:‘得诸增上身’谓由此善心成办增上身的资粮。
‘离引生老死’:借此增上身的延续,最终能够获得解脱果位。为使今生活得有意义,也要观修菩提心!为能持续获得增上身,无有间断,每世都能愈近佛果,也要观修菩提心为主!
在回答信众关于作为佛教信徒以及父母,怎样确保孩子可以快乐地成长的问题时,尊者指出:“当今的现代教育注重于物质的发展,缺乏重视情绪的健康。而在古印度的传统里早有丰富的心理学,因此当人产生贪,嗔,痴的念头时,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然而在现实中我们谈到有关慈悲心的话题时,会被说成是跟宗教有关跟教育无关,这是不对的。我们需要把这种良好的元素加入到现有的教育来增强情绪的保健。
就因为现代教育中没有情绪的保健,孩子们受到现代教育的课程之后,开始懂得怎么赚钱却不知怎么解决心理的问题。印度年轻一代应该致力于复兴古印度文化的伟业并结合于现代教育当中。我期望亚洲佛教国家的信徒们,试着引用祖先们所留下的佛教奠基里面有用的心理资讯。这将会给人类带来无限的帮助。 ”
来自香港的信众在问及尊者关于香港的未来,以及如何面对当前艰难时刻的问题时,尊者回答道:“ 这世上有这么多的自然灾难,却还有政治因素导致的多余问题、非常复杂的情况。关于香港,香港受到中共的控制,愈加强烈。此时,我们该做的重点是:即便遇到再大的困难,仍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同时,深思有何方法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什么是无法解决的问题。
诚如《入行论》说,如果问题可被解决,何须沮丧?应努力解决。论云:‘ 若事尚可为,云何不欢喜?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 ’
当我们随政治因素陷入困境时,要观察这种困境是否可被解决。如果能够解决,就要尽力,无须沮丧,应保持内在的平静;提起心力,分析且专注于解决之道上。 ”
最后,主办方感谢达赖喇嘛尊者开示佛法,并回答现场信众的提问。
(本文根据达赖喇嘛尊者首席华语翻译蒋扬仁钦先生现场翻译而逐字编写,如有出入,请以尊者视讯传法内容为主)
《西藏之页》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