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建利
概要
过去二十年见证了严重的民主衰退。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取得了 快速的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迅速缩小与美国在技术和国防领域的差距。中国在 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显著增长,为此前只有自由民主才是现代化的唯一道路的发展模式提供了真 正的替代选择。
与此同时,中国在利用其经济实力对与其发生价值冲突的民主国家进行胁迫方面变得越来越熟 练。个人、企业或国家为了反抗中国的经济霸凌而愿意或能承担的经济损失是有限的。世界上的 民主国家必须集体联手作出回应。
虽然集体安全联盟和贸易组织是存在的,但它们并不能应对因价值冲突而产生的经济胁迫问题。 现在是民主国家建立一个基于价值观的“经济北约”的时候了。北约的集体军事防御原则应被被 用于经济领域,即当中国因基于价值观的 ”经济北约” 的某成员国因坚持民主原则而被中国经 济报复时,其他成员国必须集体给予保护和支持,以减轻由此产生的经济压力。这将有助于打破 迄今为止民主国家所面临的集体行动困境。
针对与中国的价值观冲突,近年来日本、台湾、澳大利亚、捷克共和国、立陶宛和其他国家之间 出现了相互经济援助。但潜在的问题是:这种有益和有效的相互援助能持续多久?民主国家必须 制定共享价值观相互援助的规则(条约),而不是依赖个别国家的一次性决定。2004 年,宏观经 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和芬恩·基德兰(Finn Kydland)因其提出“时 间不一致性”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理论导出一个重要的结论:长期来讲,规则比自 由裁量更好,因为各方都不改变自己的政策,即使随机改变政策对自身有利,如果每个方都有自 由裁量权来改变政策,那就会出现时间不一致问题,可信度和承诺就很难建立起来。
世界陷入了民主和专制两个阵营的新冷战。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地缘政治分歧日益加剧,使新 冷战问题更加突显。这是一场冷战,因为价值观冲突已经成为持久的军事、经济和外交冲突的根 源。对于民主世界来说,问题不在于是否承认这场新的冷战,而在于如何应战并获得胜利。我提 出的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经济北约”是对中国对世界民主构成的严峻挑战的一种基本而有效的结构性应对。
正文
引言
过去二十年,世界发生了严重的「民主旱灾」。不仅已建立的民主国家难以确保民主程序 和机关在国内健康运作,而且民主在国外也失去了对专制和半专制国家的吸引力。根据总 部位于美国的非营利组织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一份新报告,在过去 17 年,每 年政治权利和公民自由减退的国家明显多于政治权利和公民自由增进的国家。自 2015 年 以来,这种不祥的趋势急剧恶化:2015-19 年是自 1974 年第三波民主浪潮开始以来的第 一个五年期间,放弃民主的国家(12 个)多于过渡到民主的国家(7 个)。 2022 年,35 个国家在政治权利和公民自由方面有所衰退,而 34 个国家有所改善,标志着全球自由全面恶化。
今日,民主在世界各地持续倒退,尽管乌克兰对俄罗斯侵略的抵抗显示出它的韧性。当务 之急是创造新的民主化浪潮,以扭转国际间整体减退的趋势。
全球民主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过去三十年来,中国在基本稳定的一党共产政权下 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迅速缩小与美国在科技和国防领域的差 距。中国极大地扩大了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为世界上的威权国家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 的替代方案,以取代自由民主是通往现代化的唯一途径的观念。二战后主导的国际秩序正 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最近的几项调查,大多数非洲和中东国家都支持中国在世界上 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的影响力不仅通过「一带一路」等项目影响和控制较不发达国家和 地区,而且渗透到民主国家,对民主生活方式产生不利影响,对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操纵 也越来越明显。
2021 年 12 月 9 日至 10 日,美国总统拜登主持了两次民主峰会中的第一次,来自政 府、民间社会和私营机构的领导人齐聚一堂,为民主复兴制定了前瞻性议程,并采取集体 行动解决当今民主面临的最大威胁。拜登总统正确认识到,世界未来的命运取决于民主与 暴政斗争的结果,他说「民主不是偶然发生的,我们必须捍卫它,为它而战,加强它,更 新它。」尽管这是重要的一步,但与会的民主国家领导人和民间社会领导人未能提出具体 可行的集体行动方案。
现在,我们明显地需要有原则地团结起来。单人匹马的话,即使是美国也很难阻止中国共 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PRC)的一党极权政权——破坏我们的民主价值观。对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依赖,再加上经济诱因,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使一切——从国内政策制定到迪 士尼或 NBA 等私人机构的行为,再到美国校园讨论的基调——都偏离了民主原则。
美国的两大政党都正确认识到这是个问题,并且例如针对中共在香港、新疆和西藏滥权的 制裁方面,几乎没有党派分歧。当受惠于中共的中国科技公司取得成功而对国家安全构成 威胁时,本届政府积极回应,知名的民主党人也没有批评政府。
问题是,当涉及到由基本价值冲突引起的经济战时,个别民主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仍是自生 自灭,至少形式上是这样。安保联盟是存在的,但它们的建立是为了应对军事胁迫,而不 是经济胁迫。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建议为世界民主国家建立一个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经济北约。
中国越来越善于利用经济实力让民主国家屈服于它的意志
我从 1989 年天安门大屠杀之前就开始参与中国的人权和民主运动,并从我在美国落脚开 始,我一直全力投入这项事业。几十年来,美国和其他民主国家倡导和寻求国际支持以推 进中国的人权和民主的经验,并没有让我天真地相信民主国家将永远能够坚持其有关人权 问题的基本原则。即使对于民主世界的政治领袖来说,他们所宣称的价值观与其外交政策 的具体实践之间也常常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如果世界上所有或大多数民主国家能够坚持他 们的价值观,那么世界上主要的侵犯人权者,如中国、俄罗斯和古巴,就不会在联合国大 会上获得足够的选票成为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成员。按创建人权理事会时联合国决议所 规定的标准,这些国家在国内和国际上的人权纪录明显低于标准。我还发现,尽管民主国 家未能坚持其在人权问题上的原则的原因很复杂,但有一个原因起着最直接、最实际、最 普遍的作用,而那个原因很简单:「金钱万能」。中国正在利用其新获得的经济实力来胁 迫、引诱和渗透民主国家和国际组织,使民主世界在人权问题和其他与基本价值相关的问 题上出现冲突,时常迫使民主国家从他们的价值立场上退缩。尽管中国在后冷战时期很少 使用军事胁迫,但它越来越善于使用非军事胁迫,包括外交和经济力量。
2010 年,设在奥斯陆的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将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在狱中的中国异议人士 刘晓波。 (我代表刘晓波的家人和同事参加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虽然委员 会仅设在奥斯陆,而且奖项独立于政府决定,但因为将和平奖授予直言不讳和国际知名的 中国异见人士,挪威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老羞成怒的中共取消两国互访,中断贸易谈判, 破坏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新鲜三文鱼作为挪威主要出口产品之一,在中国对挪威向中 国出口三文鱼实施制裁后,挪威三文鱼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 2010 年约 90%下降到 2013 年上半年的不到 30%。挪威公司,尤其是国营和部分国营的企业,难以在中国获得合同和 经营。
2012 年习近平上台后,制裁仍在继续,挪威最终做出了让步。 2014 年 5 月,挪威政府 公开宣布首相埃尔娜·索尔贝格不会与达赖喇嘛会面。 2016 年 12 月,中挪两国外长在 北京会晤并签署联合声明。声明说:「由于颁发诺贝尔和平奖与该奖有关的事件,关系恶 化了。」挪威「充分了解中方的立场和关切,并积极致力于」恢复关系。挪威「充分尊重 中国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及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声明补充说,挪威政府「高度重 视中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和「不会支持损害这些利益和重大关切的行为」。
2012 年 5 月,英国首相甘民乐(David Cameron) 会见了达赖喇嘛,中国因此暂停了与 英国同行的部长级会议,并宣布在英国「停止支持反华势力」之前不会恢复关系。这一冷 落引发了英国政府最高层对英中关系的激烈辩论。在甘民乐出席的一次私人会议上,时任 财相欧思邦(George Osborne)特别对一群部长表示,英国与中国的关系具有如此重要的 经济和地缘政治意义,不容英国在人权问题上的敏感性令事情复杂化。欧思邦在争论中胜 出,并于 2013 年 10 月率领为期五天的贸易代表团访华,为北京投资英国新一代核电站 及首相在同年 12 月访华铺路。甘民乐听从欧思邦的建议,在访华期间令英国疏远了达赖喇嘛。他在约百名商人的陪同下出访,专注于促进与全球经济强国中国的贸易关系。英国 如北京所敦促那样「纠正了错误」,尽管许多人权组织并不满意那新立场。
英国并不孤单。中国政府经常威胁说,其贸易伙伴的官员若与达赖喇嘛会面,将遭到敌意 对待,并最终损害与中国的贸易关系。许多国家都发生过这种情况——最著名的是法国, 最近还有蒙古。
近年来,中国对穆斯林维吾尔人的残酷迫害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和其他民主国 家公开谴责中国剥削新疆维吾尔人并对其施行种族灭绝。 2021 年 12 月,美国通过《防 止维吾尔强迫劳动法》,针对中共对维吾尔人的压迫和种族灭绝,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 然而,所有穆斯林国家都出于经济原因向中国屈服,不敢为新疆的穆斯林兄弟姐妹挺身而 出。除了专制国家外,印尼、马来西亚和孟加拉等穆斯林占多数的民主国家也对中共的暴 行默不作声。
上述例子显示,中国在价值冲突问题上,以经济手段实现目标的模式从胡锦涛时代一直延 续到习近平时代。事实上,在习近平的领导下,这种情况愈演愈烈。
在基于价值观的冲突中,民主世界最近出现了相互支持以对抗中国的经济胁迫的现象,这 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一步 。
近年来,多个民主国家因支持民主台湾或呼吁国际社会调查 COVID 大流行的起源而受到 中国的经济打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屈服。以下我们分析他们是如何回应的,这对我 提出民主世界回应中国因核心价值观冲突而进行经济报复的框架具有指导意义。
个案一
2017 年 9 月,捷克参议员韦德齐(Miloš Vystrčil,其后当选参议院议长)访问台湾, 并在演讲中宣称:「我是台湾人。」 捷克共和国对台湾的这种象征性支持激怒了北京。该 年较早时候,在得知捷克国会议会可能访问台湾的风声后,中国驻布拉格大使馆致函捷克 总统办公室,威胁如果捷克高级官员按计划访问台湾,将对捷克主要公司进行报复。信中 称,如果捷克议员柯佳洛(Jaroslav Kubera)按计划访问这个自治岛屿,汽车制造商斯 柯达(Škoda)、消费者贷款机构捷信集团(Home Credit B.V.)和钢琴制造商佩卓夫 (Petrof)等公司将蒙受损失。在韦德齐访台后不久,一位中国买家取消了佩卓夫 530 万捷克克朗(约合 23 万美元)的订单。
布拉格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为如果捷克共和国对中国的所有出口都停止,其国内生产总 值将下降约 1%。
然而,到目前为止,布拉格顶住了压力。不仅捷克政府和人民在原则上立场坚定,台湾和 捷克也采取一些措施,对减轻经济损失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台湾总统蔡英文呼吁台湾民众 购买捷克钢琴的同时,捷克人也进行了自救。
在中国客户取消与佩卓夫的采购订单后,捷克亿万富翁卡雷尔.科马雷克(Karel Komá rek)介入,并购买了被拒绝的钢琴。韦德齐代表团中的捷克企业家带着几项与台湾商业 伙伴签署的协议回国,而布拉格和台北正在考虑一项直航协议。捷克共和国内的多间台湾 公司——其中以富士康最为出众——协助了技术转让专业知识和创造当地就业机会。
个案二
中国和澳洲于 2015 年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在基于中国对澳洲铁矿石用于工业机械的需 求上,巩固了两国历史性的贸易关系。然而,当澳洲成为首批对华为提出国家安全担忧的 国家之一,并引入专门应对中国威胁的外国干涉法后,两国关系开始出现紧张迹象。双边 贸易关系在 2020 年达到最低点,当时澳洲呼吁对 COVID 大流行的起源进行独立调查,中 国认为这是对其声誉的直接攻击——最近中国政府声称为堪培拉「一系列误入歧途的行 为」。 (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了曾为禁忌的「实验室泄漏」假说——即大流行很可能 是由武汉病毒研究所泄漏的基因改造冠状病毒引起的——在世界各地对健康、经济和社会 造成了可怕的后果。)
随后几个月里,中国当局暂停了澳洲主要牛肉生产商的进口许可证,命令一些发电厂和钢 厂停止购买澳洲煤炭,并对大麦和葡萄酒征收惩罚性关税。后来,在 2021 年 3 月,中 国宣布对澳洲葡萄酒征收的 220% 的反倾销税将再延长五年。
台湾总统蔡英文敦促台湾消费者购买更多澳洲葡萄酒。与此同时,堪培拉也在积极寻找出 路。 2022 年,澳洲与印度签署《印澳经贸合作协定》,两国同意将商品关税削减超过 85%,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个案三
二三十年来,台湾与大陆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截至 2020 年底,台湾对大陆出口占总出 口的 43.8%,贸易顺差超过 1,700 亿美元,容易让中国利用这优势对付民主、自治的台 湾,这个被北京视为叛逆省份的地方。
2021 年 2 月下旬,面对台湾与西方日益结盟(在民主价值观、应对 COVID-19、全球供 应链问题、地缘政治等方面)以及随之而来的国际地位的上升,北京在一年一度的「两会」前夕向台北发出强烈警告,突然宣布暂停从台湾进口凤梨。 (六个月后,禁令扩大 到释迦。)中国对台湾凤梨实施进口禁令的消息立即在台湾社会引发强烈抗议。对此,台 湾外交部长吴钊燮在推特上发起「自由凤梨」运动,呼吁民众购买台湾凤梨。蔡英文总统 甚至亲自访问南部城市高雄,透过在镜头前吃凤梨公开支持农民。
日本、澳洲、香港等对台友好的国家和地区增加了台湾凤梨的订单。日本消费者在接受采 访时表示,不忍心看到大陆欺负台湾,要为台湾加油打气。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个人推 特账号上为台湾凤梨背书,分享了一张自己和五个台湾凤梨的合照。台湾总统蔡英文转推 并用日文回覆说:「如果五个不够,我再送你!」
2022 年 8 月 2 日,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问台湾,引发中国 大陆强烈反响。除了在台湾海域和空域周围展开实弹军事演习外,北京还对台北发起了一 系列经济制裁。具体而言,中国政府暂停向台湾出口天然砂,并暂停从台湾进口西柚、柠 檬、橙、冰鲜扇贝和冷冻鲭鱼。中国还暂停从台湾进口百多家加工食品公司的 2,066 种 产品(包括茶叶和蜂蜜)。
个案四
2021 年 5 月,人口不足三百万的波罗的海民主小国立陶宛退出了中东欧 17 国加中国组 成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外交论坛(China-CEEC,前称「17+1」),此论坛为习近平 用作宣传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基础设施项目「一带一路」。 2021 年 7 月,立陶宛宣布接受 台湾要求,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开设「台湾代表处」。台湾在没有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 的办事处通常以「台北」的名义设立,例如驻英国的台北代表处和驻美国的台北经济文化 代表处。
北京将这些视为立陶宛的挑衅行为,于 2021 年 8 月从维尔纽斯召回了其大使。 (立陶 宛在之后一个月从北京召回了大使作为回应。)大约一年后,即 2022 年 8 月 12 日晚 上,中国外交部官方网站称,立陶宛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爱格涅(Agnė Vaiciukevičiūtė)访台违反中共一中原则,干涉中国内政。作为回应,中方对其进行了 个人制裁,中止了两国交通运输部之间的联系,并终止了双边公路运输领域的所有交流与 合作。中国停止开往立陶宛的定期货运列车,使得许多立陶宛出口商几乎无法在中国销售 商品。尽管国土面积小,但立陶宛在中国的考虑范围内却出奇地大,部分原因是它作为从 中国运往欧洲的火车的中转路线。中国认为,立陶宛在苏联解体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共 研究了这段历史,希望在国内防止类似的离心力。立陶宛于 1990 年成为第一个宣布脱离 莫斯科独立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后,这个分裂的共和国由现任立陶宛外交部长格比亚鲁斯‧蓝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的祖父维陶塔斯·蓝斯柏吉斯领导。
立陶宛制造商所需的中国玻璃、电子元件和其他物品的供应中断,对立陶宛经济的打击更 加严重。大约十几家依赖中国商品的公司收到了来自各中国供应商几乎相同的信件,声称 停电导致难以完成订单。立陶宛的激光产业是该国最抢手的产业之一,30%的出口都流向 中国,亦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2021 年 11 月,立陶宛退出中国与中东欧「17+1」合作集团。北京对立陶宛的制裁也在波 罗的海国家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口中留下了苦涩的味道。 2022 年 8 月,爱沙尼亚和拉脱 维亚宣布退出合作组织,缩减为「14+1」。
自此,台湾鼓励其半导体公司与立陶宛激光公司建立合资企业。此外,与台湾有业务往来 的立陶宛企业也可申请国家资助。台湾宣布成立 2 亿美元的中东欧投资基金(CEEIF)和 10 亿美元的融资,以促进台湾和立陶宛企业之间的双边合作。迄今为止,台湾已投入大 量资金和政治资本帮助维尔纽斯坚持到底。
2022 年 2 月,立陶宛外交部长格比亚鲁斯‧蓝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前往堪培拉,为维尔纽斯在澳洲的第一家大使馆揭幕。他会见了澳洲外交部长马里斯·佩恩 (Marise Payne),他们同意加强双边合作,应对中国对两国施压带来的挑战。
整个欧盟(EU)都支持立陶宛。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在其担任欧盟轮值 主席国期间承诺,将积极针对中国对成员国的经济侵略采取反制措施。 2022 年 4 月 26 日,欧盟批准了 1.3 亿欧元(约合 1.9 亿美元)的财政援助,以解决因中国对立陶宛实施 歧视性贸易限制而导致的「异常情况」。
建立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经济北约」的提议
这并不是说民主世界不承认中国构成的威胁,民主世界亦非不承认民主国家采取集体行动 的重要性。在这种困境中,与经典的囚徒困境情景一样,每个个体的理性选择(在考虑整 体环境并计算各种可能行动的收益/损失和风险后,做出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产生 了集体非理性的结果,使得整体环境更糟,最终使每个参与者都成为受害者。换句话说, 个人理性产生集体非理性。天安门大屠杀后,主要的民主国家对中国进行了集体经济制 裁,但在中国采取「一切市场化」战略后,从日本开始,一个又一个民主国家——包括美 国——面临着中国巨大的经济诱惑。以日本为首的各个民主国家面对中国巨大市场的诱惑 所做出的理性决策(别人进入中国市场,而自己进入中国市场,别人获益最大,自己获益 最少;而别人不进入中国市场,自己进入中国市场,自己获利最大,所以在这两种情况 下,理性的选择都是进入中国市场),逐渐导致民主国家走向集体非理性的结果。
最终,全世界的民主国家醒悟过来,意识到中国对经济发展的追求并不像北京假装的那么 简单或天真。到时,中国已经成为完全成熟的极权主义超级大国,其战略议程是军事、技 术和经济霸权,甚至公然窃取知识产权。很明显,中国对国际自由和法治秩序构成(并将 继续构成)最大威胁,甚至对我们国内的民主生活方式构成威胁;但那时想摆脱困境为时 已晚。在包括美国总统拜登在内的世界民主领导人决心团结起来打击中共掠夺行为的时 候,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几乎每个国家的经济都对中国有根深蒂固的依赖。
以为只有较小的经济体会受到影响是天真的,正如我们上面提到的英国和澳洲。事实上, 我们必须认识到所有国家都受到影响,包括美国和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美国和德国出于 担忧对华关系的经济损失而在其核心原则妥协的例子不胜枚举,涉及利益的个人和公司就 更不用说了。
如上所述,民主世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各国经济对中国过度依赖。直至 2020 年,中国已 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美国绝大多数盟友的前三大贸易伙伴之一,包括德国、日 本、印度、韩国、澳洲、纽西兰、阿根廷、巴西、英国、加拿大、韩国、台湾、墨西哥和 智利,仅为几例。而更小、更脆弱的民主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仍只能自生自灭。
毫无疑问,凭借经济杠杆,中国已成为一股强大的反民主力量,挑战美国主导的以规则为 基础的自由国际秩序。中国越来越善于利用其经济实力在基于价值的问题上胁迫民主国 家,尤其是人权问题。
我想我们都希望找到方法尽可能解决这种可怕的情况。但问题仍然存在:一个人、一家公 司或一个国家愿意或能够为对抗中国的残暴极权而损失多少钱?我们必须承认,要求挪威 渔民、加拿大农民、捷克和立陶宛商人,甚至美国和德国企业家在人权祭坛上牺牲个人生 计,可能有点过分了。这里有个限制,我们一定要有理想,却又要实际。但解决办法是什 么?传统智慧告诉我们,分裂就会沉沦。但中国政府擅长分而治之的策略,全世界民主国 家必须团结一致地回应。
如上所述,近年来,针对价值观冲突,日本、台湾、澳洲、捷克、立陶宛等国家,包括欧 盟在内,相互支持,共同对抗中国的经济胁迫。这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但这种有利和有效的互助行为又能持续多久呢?随着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例如,随着中 国采取日益分化的战略)和利益结构的演变,这些民主国家(包括欧盟)能否保持其强大 的价值观和相互支持?至少可以说,这方面的历史纪录令人不安。美国本身在原则上大声 鼓吹民主,而在实践中对民主妥协的历史由来已久。从长远来看,这种习惯会破坏而不是 为未来促进全球民主。
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民主国家需要为基于共同价值观的互助,建立基于规则的标准,而不 是依赖于个别国家的单方面酌情权。 2004 年,宏观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史葛(Edward Prescott)和芬恩·基德兰德(Finn Kydland)因其对「时间不一致」概念的研究而获得 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在其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结论:规则优于酌情权,因为各方被规定不 得改变他们的政策, 即使这样做可能会使他们受益。如果各方都有改变政策的酌情权, 就会出现时间不一致的问题,就难以建立信誉和承诺。
第二次世界大战引发了美国和苏联(当时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长期的意识形态、 政治和军事竞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成立,西欧和北美结盟,承诺当苏联发动进 攻时相互进行军事防御。这个联盟经久不衰(从 12 个创始成员国增加到今天的 30 个) 并且仍然保持其集体安全的创始原则,这意味着对一国的攻击被认为是对全体成员国的攻 击。自普京于 2022 年 2 月入侵乌克兰以来,北约及其特殊职能的重要性变得更加明 显。
我提议的民主国家基于价值观建立的经济条约组织,旨在与价值观相关的问题上进行集体 防御和集体进攻。如果我们把北约的军事共同防御原则应用到经济领域,那么每当中国以 经济胁迫的方式在人权问题上欺压一个成员国时,其他国家就应该立即自动回应,增加与 被欺压的成员国贸易,这将有助于打破所有民主国家都陷入的集体行动困境。这对每个国 家都非常重要,尤其是较小的国家。根据我提议的条约组织,如果一个非民主国家对一个
坚持民主原则的成员国进行经济报复,那么所有其他条约成员都必须积极主动地为它防 护,以帮助减轻由此产生的经济痛苦。
经济安全是民主最重要的支柱。我相信北约的概念可以扩大到所有民主国家,以确保其经 济活力并抵御中国的经济胁迫,同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好的选择和更光明的经济未来, 而无需采取军事行动。因此,我提出了一个基于价值观的经济版本北约。
一个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经济北约」应如何运作
我提议的基于价值观的经济条约组织将是全世界民主国家(以及其他国家、领土和具有共 同价值观的伙伴)的全球联盟,以抵御经济攻击,包括专制政权试图破坏民主和民主生活 方式而强制使用经济和金融工具。
成员资格标准将包括(1)拥有民主选举的政府,以及(2)签署《世界人权宣言》和《公 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ICCPR),并制定国家法律以落实这两份文件所赋予的权 利。此外,每个签署国都必须颁布一项人权法,将人权与独裁国家的各方面外交关系联系 起来,包括定期评估和向议会或国会提交的执行报告。
根据我提议的基于价值观的「经济北约」联盟,极权主义政权的经济攻击(包括货币破坏 或出于胁迫目的实施毫无根据的制裁或禁运,例如对批评的惩罚或报复),若旨在破坏联 盟内一个或多个成员国的经济稳定,将被视为对他们所有成员国的攻击。
同样,拟议的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经济北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集体行动确保所有成员 国的经济安全。集体经济安全可以通过吸收因金融制裁或独裁政权征收关税而陷入困境的 商品和服务,以及提供资金补偿受影响成员国的行业和工人等措施来实现。
该联盟应该有一个「北约经济委员会」,负责制定广泛的战略和政策,以及协调和实施加 强民主国家经济实力的行动。
基于价值观的「经济北约」联盟将包括对签署国的各种要求和权利,包括以下内容:
● 签署国将被要求购买「危机保险」,有效地创建一个社群援助基金。所有成员国都 将向该基金注资,该基金将用于援助受到任何极权政权经济攻击的国家和伙伴,从而避免 或减轻经济胁迫或战争的不利影响。
● 签署国将有义务利用他们的市场来帮助其他成员,同时防止专制政权利用民主国家 的自由贸易体系来增强他们的集体力量。
● 签署国可将任何影响其经济安全的事项提交理事会讨论,或可要求理事会援引集体 经济行动来反击专制政权的经济攻击,理事会应按多数票决议行动。
● 签署国应在全球各种平台上就人权问题共同对抗侵犯人权的国家,并针对侵犯人权 的个案制定联合惩戒措施。这些措施可能包括实施经济制裁、抵制文化活动等。
该联盟应寻求并采取措施,减轻经济和金融系统在面对极权主义攻击或侵略时的弱点。例 如,该联盟应制定和实施政策,以消除整个价值链中对专制政权的经济依赖,重点是建立 一个安全的全球供应链,以承受经济战或极权政权的攻击。
该联盟必须加强对社群资源的控制,防止极权政权获得资本、高科技人才和关键技术,同 时弥合全球数码鸿沟,通过提供免费和开放的互联网扩大电子商务。该联盟应制定综合战 略,为其成员投资由需求驱动且具有成本效益的基建发展,以确保长期经济安全。
结论
无可否认,世界已进入新冷战。事实上,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共总书记习近平都承认了这一 事实,尽管他们都避免使用「冷战」一词。自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致命入侵,地缘政治分歧 日益加剧,使新冷战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的焦点。这是一场冷战,因为价值观的冲突已成为 持久的军事、经济和外交冲突的根源。如果没有基本价值观的冲突,所有其他冲突都将很 容易在基于自由和法治的国际秩序中得到解决。对于民主世界来说,问题不在于是否承认 这场新冷战(或者我们怎么称呼它),而是如何战斗并取胜。我提出的以价值观为基础的 「经济北约」,是对中国和其他独裁国家对世界民主构成的严峻挑战,最根本和最有效的 结构性回应。
拟议中的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经济北约」不会是像北约这样的军事组织,也不会是像四方 安全对话 (QUAD) 或 澳英美联盟(AUKUS)这样以美国为首的安全组织。虽然新冷战在很 大程度上肯定不会以军事冲突显现,但民主国家结成强大的军事联盟来对抗中国是有道理 的。在民主国家采取集体措施应对中国的侵略和威胁的同时,新的民主浪潮尚未到来。引
用詹士‧卡维尔(James Carville)的话,归因为「笨蛋,问题在经济」。中国最近由政策 驱动的两位数增长率和仅对美国就有 4,040 亿美元的年度贸易顺差已经改变了力量平 衡,同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计划将其经济武器化,以引诱发展中国家并制裁其支持 民主的批评者。今天,经济力量引发的价值冲突变得越来越普遍和根本,因此以价值观为 基础的「经济北约」措施将成为这些军事和安全安排的基础。
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经济北约」不会是像世界贸易组织(WTO)那样促进全球贸易和仲裁 贸易争端的国际组织。在 20 多年前关于是否以及如何接纳中国的辩论中,世贸组织未能 被成功用作促进中国人权的杠杆。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经济北约」——某种意义上弥补了 当时的缺失——将是一个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经济组织,既能促进中国的人权进步,又能在 当成员国因促进中国的人权进步、捍卫其民主价值观或捍卫基于规则的自由国际秩序而与 中国发生经济冲突时,协调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做出集体有效的回应。
事实证明,当价值观冲突引起贸易争端,世贸组织并不是解决争端的最佳机构。例如, 2020 年 12 月,澳洲就中国对大麦和葡萄酒征收关税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世贸组织于
2021 年 5 月和 2021 年 10 月成立了专家组,分别对大麦和葡萄酒争端作出裁决。报告 通常在 18 个月后发布;发现的任何错误必须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通常至少 15 个 月)予以纠正。这意味着解决案件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又如,2021 年 12 月,德国汽车零 部件巨头大陆集团(Continental AG)受到中国施压,要求停止使用立陶宛制造的零部 件。德国工业联合会(Federation of German Industries)更同情和支持欧盟代表立陶 宛向世贸组织提出的申诉,但欧盟向世贸组织的申诉并没有让世贸组织立即对中国展开调 查或对中国实施任何形式的制裁。世贸组织的案件解决时间较长,首先需要争端双方进行 协调,而当争端源于价值观冲突时,协调往往毫无效果。而且,目前世贸组织的制裁机制 通常不活跃,因此欧盟的做法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为世界民主国家拟议 的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经济北约至少可以作为世贸组织的有力和必要的补充,即使不能完全 取代它。
该联盟还将作为美国及其民主盟友拟议组建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进展协定(CPTPP) 和印太经济框架(IPEF)不可或缺的补充,以及拜登和其他七国集团领导人于 2022 年 6 月宣布的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PGII)计划,以抗衡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近年来,尤其是在 COVID-19 大流行爆发之后,民主世界越来越意识到全球供应链过度依 赖中国所带来的损害和潜在威胁,并开始多边机制如七国集团和各国间双边贸易机制中, 进行战略安排以重组全球供应链。这一目标远未实现,因为中国仍然拥有强大的制造和贸 易能力,可以对付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国家。一个运作良好、基于价值观的「北约」自然 会产生制度力量,推动民主世界重组全球供应链,摆脱中国的束缚。
长期以来,东亚国家的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正如本文前面所讨论,这也已成为拉丁 美洲国家的情况。过去二十年,大多数东亚国家都在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挣扎。东南亚国 家联盟(ASEAN)10 个成员国,以及历史上与美国有着密切军事同盟关系的日本和韩国都 是如此,新加坡也是中美平衡外交关系的主要倡导者。但在 2022 年 5 月与拜登总统会 晤时,南韩总统尹锡悦将美韩伙伴关系描述为「经济安全 [和] 技术联盟」,强调「经济 就是安全,安全就是经济」。这标志着两国之间新的协同关系开始。
现在是开始建立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经济北约的时候了,迟做总比不做好。俄乌战争将全世 界的民主承诺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人们感受到了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层面加强民主价值观 和团结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在中共二十大之后,习近平从统治者提升为事实上的皇 帝,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政权的性质是毋庸置疑,中共政权想要什么亦是毋庸置疑,因 为它几十年来一再宣示并为实现同一个目标做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让中共继续执政、收 复台湾、控制东海和南海、改写国际规则、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正如拜登政 府正确指出的那样,中国是「唯一既有重塑国际秩序的意图,又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外 交、军事和技术实力来推动这一目标的竞争者」。
中国正面临国际反弹,世界各地对中国的负面看法已升至 1989 年天安门广场大屠杀以来 的最高水平。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21 年的一项调查发现,美国、欧 洲和亚洲约有四分之三的人对中国持负面看法,对习近平在世界事务中采取负责任的行动
或尊重人权缺乏信心。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于 2020 年进行的另一项调查发现, 这些地方约 75% 的外交政策精英认为,与中国打交道的最佳方式,是志同道合的国家结 盟反对中国。在美国,两党现在都支持对华强硬政策。欧盟已正式宣布中国为「系统性竞 争对手」。在亚洲,北京在每个方向都面临公开敌对的政府,从日本到澳洲,到越南再到 印度。甚至与中国有大量贸易往来的国家,人民也反对它。例如,民意调查显示,南韩人 现在对中国的厌恶程度超过了对他们的前殖民统治者日本的厌恶程度。
今年的东南亚状况调查报告(由新加坡 ISEAS-Yusof Ishak 研究所发布)显示,63% 的 受访者欢迎美国的地区、政治和战略影响,52% 的受访者认为美国会做正确的事,为全球 和平、安全、繁荣和管治作出贡献。只有 19% 的人对中国有同样的看法。在东南亚的受 访者中,美国是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最受信任的国家,欧盟排名第三,全部为民主世界的 一部分。与之前的调查一样,中国仍然是最不信任的力量,58% 的人表示他们不信任北 京。反华情绪开始凝聚成具体的反弹,这种反对意见仍处于萌芽状态,而且是零散的,主 要是因为许多国家的贸易仍然依赖中国。但民主世界总需求的总趋势是明确的,以价值为 基础的「经济北约」应该应运而生。
当今世界又到了一个重大转折点,我们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球民主国家如何打赢 新冷战,从而全面扭转全球民主倒退的趋势。通过维护和捍卫民主价值观,同时保护民主 国家的经济利益,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经济北约」将有助于令民主世界恢复活力。
作者简介
公民力量发起人楊建利博士是世界著名的人权活动家和学者,是众多中国民主行动和研究计划的 重要策划者和领导者。他是 1989 天安门民主运动的参与者,天安门屠杀的幸存者,也是中国的前 政治犯(2002 年至 2007 年)。楊建利博士帮助创建和领导了多个重要组织,包括“公民力量”和 “二十一世纪中国基金会”。他创办并主持了连续二十多年的“族群青年领袖研习营”,并自 2001 年起出版在线刊物《议报》。他是《中华民主联邦宪法(草案)》(1993 年)的合著者,也是《日 内瓦互联网自由宣言》(2010 年)的共同主席。楊建利博士曾获得多个国际奖项,包括哈佛大学 校友成就奖、联合国观察人权奖和杜鲁门-里根自由勋章。他代表 2010 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 波出席了颁奖仪式。楊建利博士拥有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数学博士学位和哈佛大学的政治经济学博 士学位。他经常在各种世界论坛上发表演讲,并为各种国际杂志撰稿,涉及的主题包括中国的人 权、中国的民主化、中国的政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族关系、两岸关系以及中美关系政策等。
2023 年 3 月 27 日,美国华盛顿
=============
作者简介:杨建利博士是天安门大屠杀的幸存者、中国的政治犯、美国公民力量组织发起人,以及《为了我们,活着的人:照亮真相的旅程》一书的作者。
编者注:本文章为藏人行政中央外交与新闻部下属西藏政策研究中心举办的首届「中国与国际政治变局:希望与挑战」研讨会之征集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藏人行政中央之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