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钰健(澳大利亚华裔青年教师)
往年的夏天,达赖喇嘛尊者通常会前往拉达克,为当地信众讲授佛法,或是在拉达克进行几周的闭关。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尊者就一直长居达兰萨拉,通过网络与世界各国朋友和信众进行交流。今年夏天,尊者透过网络视讯为拉达克信众讲解《菩提道炬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也向尊者表示由衷的感谢。主办方提到因为因缘不具足等原因,尊者无法在2019年和2020年前往拉达克。今年仍然因为新冠疫情的缘故,尊者仍然无法前来拉达克。

讲法的第一天正是导师初转法轮的吉祥日,尊者挑选了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炬论》为大众进行讲授。就我个人而言,看到如《菩提道炬论》这样的佛法著作,必然是压力重重。 《菩提道炬论》虽然很短,仅有68颂,但是通常来说,篇幅越短的著作会比篇幅较长的著作难以理解。
开讲正文前,尊者又一贯的先以介绍藏传佛教历史的方法作为此次开头。尊者讲到藏传佛教分为旧译前弘期和新译后弘期。过去,佛教在西藏受到朗达玛的破坏,使圣教收到衰退。当地人为了兴盛佛教,去请了阿底峡尊者。当时阿里的藏王祈请的内容也是非常直接,就是这部《菩提道炬论》。
藏传佛法中,99%以上的藏语经论都是从印度翻译而来,所以一开始都会以“印度文说”,作为开端。仅有几部经论是从汉文翻译而来。这种特殊的开头方式,“印度文曰”,不止留下让我们了解印度文良好的习气,更重要的是思念经论译师的恩惠。开篇之中也敬礼了文殊师利菩萨,其意是要以智慧协助下修持菩提心。尊者也进一步阐述到,同理可得要以智慧协助下修持密咒金刚乘。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敬礼文殊师利菩萨的原因。

尊者谈起孩童时代的记忆,过去尊者去了一个殿堂。那时是去看表演,很多人在里面礼拜,有一个小孩子就一直持诵“谛,谛,谛,谛,谛。”之后,尊者来到拉萨,也就这样将文殊师利作为圣本尊。修持文殊师利菩萨对于帮助去除无明黑暗以及相关痛苦非常有帮助。
这些译师善巧的将敬礼不同对象的本尊,来分别这一部经论的归类于,主要是分为三大类,敬礼文殊师利归为论藏;敬礼一切遍智归为律藏以及敬礼诸佛菩萨归为经藏。
尊者从阿底峡尊者作论的起因开始解释:
“敬礼三世一切佛,及彼正法与众僧,应贤弟子菩提光,劝请善显觉道灯。”
在贤弟子菩提光的祈请下,阿底峡尊者所以才写下这本论着。阿底峡尊者之后根据众生根器,划分为上中下三种:
“由下中及上,应知有三士,当书彼等相,各各之差别。”
下士道的修行者,为的是让后世获得安乐,通过持戒以及断十恶业和行持十善道为主。中士道的根器的人为的是不想继续轮转生死,他们修持主要是以闻思修,四圣谛和戒定慧为主。上士道的众生,他们不单自身要获得解脱而且也祈愿其他众生获得解脱。因此可以得知,要根据众生根器,说出适合他们的法门,因此我们需要获得遍知的果位,即正觉的果位。
阿底峡尊者之后即引用三句偈颂盖含了下中上三士道:
什么是下士道?
“若以何方便,唯于生死乐,但求自利益,知为下士夫。”
什么是中士道?
“背弃三有乐,遮止诸恶业,但求自寂灭,彼名为中士。”
什么是上士道?
“若以自身苦,比他一切苦,欲求永尽者,彼是上士夫。”
在第二天的讲法中,尊者一开始就提出了清净意乐的重要性。尊者解释了为了能够利益一切有情众生,能够成就菩提的信念就是清净意乐。对于佛法课程教授听闻者而言,讲者应以清净意乐讲解,同时听者也应以清净意乐听闻。

尊者从物质水准不断提升,而且科学对物理的理解也越来越深作为切入点给大众进行探讨,在这个时代,因为科学不断在进步,人民会疑惑是否需要宗教。尊者给出了清楚的答复,无论物质发展再怎么好,对身体健康而言,可能有帮助,但是对内心的平静而言,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作为一个常人而言,我感觉我们是需要物质条件和身体健康,但我们仍然需要内心的宁静。
尊者解释了内心的平静是无法透过科技或机器等技术而去达到的,透过药物也无法维持内心的平静。内心的平静只能透过理解内心完整的地图,什么样的情绪会让我们内心无法平静,会让内心产生起伏,这一类的障碍我们必须需要去了解。我们必须要去了解干扰的因缘。我们必须要完整的掌握透过什么样的条件我们可以减缓干扰的因缘。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科学家就提出了冥想带来的积极效应。
尊者向拉达克信众做了进一步解释,主流宗教都谈到慈爱的价值,这点我们都需赞扬,但从深入观点来说,并进行解破分析,佛教是在这方面作出最深入解释的。拉达克民众的父母祖辈都是佛教徒,无论受到什么政治因素,你们内心对佛教的信仰都是坚定而且无有动摇的。
之前去拉达克的时候,尊者就呼吁拉达克的寺院不应该是单单用来做法会和做仪轨的。所有的寺院都应该变成教育的中心用来学习大教典。梵文语系建立佛法传承是最完整的,因此喜马拉雅山麓的居民,不应该以过去传统的方式来持续佛教的信仰,而是应该要以学习大教典的方式来持续佛教的信仰。并且透过逻辑推论来分析如何对治内心烦恼的情绪。

尊者也希望我们仔细分析烦恼产生的因素,就是爱我执。换一种说法,就是缺乏爱他心所致。因此,我们应当以自他相换的方式去学习菩提心。因此智慧和菩提心都是缺一不可的。
“瑜伽若成止,神通亦当成,离慧度瑜珈,不能尽诸障。”
假如没有智慧的话,是没有办法断除真实执着的,既烦恼障。假使有了空证见,但是缺乏菩提心的话,就没有办法断除所知障。
“为无馀断除,烦恼所知障,故应具方便,修慧度瑜珈。”
如果你是要断除烦恼的话,光是空证见就可以了。更深的层次是,如果你要让你的空证见转成诸相具胜的空证见,那就必须要有菩提心摄持的情况下,才能够成办,来对治所知障的空证见。总之,我们内心的最大障碍就是,看到诸法是真实存在的,真实发生的,即真实执着。因此我们需要诸相具胜的空证见来断除真实执着。
当日尊者也为大众传授了《发心仪轨》并和信众进行疑问释答。我想大众和我一样也祈愿着新冠疫情能够早日结束,能够亲自前往达兰萨拉和拉达克于尊者座前听闻教法。
《西藏之页》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