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逸梦
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海拔2300米处,有一个繁荣的山中城市。十月初的这里,蓝天白云下,阳光明媚,温暖宜人。这里是我见过印度最洁净的城市!
这个特殊的城市,大街小巷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地的追寻真理的人,最让我惊讶的是非常多的以色列人,要知道以色列是犹太人,他们自出生就信仰犹太教,永生都不会放弃自己的信仰。但他们远道慕名而来,虔诚地来听尊者讲法。看着这熙熙攘攘各族各教的朝圣者们,让我对尊者的敬意不由得油然再生。
连续四天,从8点到12点,尊者在大昭寺讲法,几个大堂、大院、甚至寺外的街道上、附近的餐厅、咖啡馆都坐满了拿着小收音机戴着耳机的人。(现场有各种语言的同步翻译,在收音机上调到自己语言的频道上,就能收到现场直播)。
尊者虽然82岁的高龄,但精神矍铄,语音洪亮,而且一坐就是一个上午!讲法,没有书稿,侃侃而谈,普世的价值观,博爱的胸怀,诙谐幽默的故事,时常让全场哄堂大笑……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觉四天就过去了,真有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受益匪浅。
闲暇之余,我们有幸拜见了西藏人民议会议长堪布·索朗丹培,藏人行政中央司政 洛桑森格,藏人行政中央外交与新闻部中文处处长 旦增德丹及藏人行政中央外交与新闻部秘书长 达波. 索朗诺布先生。也很荣幸地参观了西藏尼师高等修学中心,康堆仁波切寺院,上密院, 西藏图书馆,藏医院,西藏儿童村(TCV)及非官方的民间组织等,非常赞叹珍贵的西藏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保护和发展。藏人行政中央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民主政府。这里政通人和,有完整的选举系统,每五年一选,有审计和监督体系,公务员为2年合同制,最多可延长至6年,任何人都可以申请观选…… 真心希望我的祖国也能向达兰萨拉学习。
印象特别的是西藏儿童村(TCV),校舍和活动场所错落有致的散落在郁郁葱葱的半山上,视野开阔,风景优美,远离闹市,非常安静,偶尔听到鸟鸣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这所学校建于1960年至今已有?毕业生。今天,从幼儿到高中大约2500名孩子在这里接受不同程度的免费教育。教学是英语和藏语,所以,大多数藏民都能讲流利的英语,孩子们大都是住校学习,很多是中国藏民通过各种渠道,辗转尼泊尔/不丹或爬雪山把孩子送过来的,他们当中有的虽然有父母但是父母贫穷,所以他们的父母更希望孩子有个更美好的未来,所以忍痛舍去亲情,送他们过来,有些就是孤儿,儿童村的经费主要来自世界各地的援助,除了100多名专职教师,还有义工团队。57年来培养出大批多才多艺的优秀人才,确保了藏族文化的传承。
学校的场地是很宽敞,但是设施相对欧洲有些简陋,孩子们的学习经常是席地而坐,图书馆的书大都是捐赠。虽然条件艰苦,但校舍明亮整洁。最辛苦是幼儿班的妈妈们,两个人带十几个孩子,同吃同住,没有休息日。照顾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睡、病、学习,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到每一个孩子。她们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与藏民族的下一代。她们的欣慰就是看着孩子们健康、幸福的成长,她们是伟大的母亲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关爱我们的下一代,是人类的本能,是历史的传承,看看这个被迫流亡的民族,在艰难的条件下依然不放弃毎一个孩子,给孩子的校车是最好的。在藏人社区你不可能找到一个乞讨的儿童,他们虽然大的如同欧洲的那些国家的政府机构,有巨大的人力和财力,但是这个流亡的藏人政府组织,从上到下却有一种顽强的爱——爱自己的子民;爱自己的孩子;爱自己的文化;任何一个藏民都不会被丢弃或遭驱赶。达兰萨拉政府自成立以来,只有一例自杀的,离婚率在2%以下,0失业率!残疾人有终生保障。我来自拥有5000年历史的泱泱大国,看看这些数据,无比地惭愧啊!当然,在达兰萨拉你找不到豪车,找不到奢侈品。只是些精致的手工艺品。没有豪华商场,只是临街小店面,或者街边小摊。但这里却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
所有署名文章均不代表《西藏之页》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