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人的姓氏

西藏的姓氏及其來源

西藏人的姓氏名字據達倉宗巴班覺松保的〔中藏史集〕,有些譯為〔印藏史集〕蓋因藏文中「嘉」即指中國也指印度,區分時稱中國為「黑嘉」印度為「白嘉」和巴沃祖拉程瓦的〔智者喜宴〕、智扎喜嘉措的〔姓氏白蓮苑〕(以上書籍均為藏文版)等有關書籍的記載,西藏民族由猿猴和岩女繁衍不絕,逐漸形成嘎、珠、扎、冬四大姓氏,在其他一些史籍的記載中將色、慕、冬、黨列為原始的四大姓氏,然而一般認為色、慕、冬、當都包括在嘎、珠、扎、冬四大姓氏之中。

藏文文獻中對上述姓氏的拼寫方式不同,一般認為這是由於剛開始用文字記載時,由於沒有形成統一的規範,因此形成同音但拼寫方式不同的現象。

一些文獻還記載西藏的六大姓氏,即除了四大姓氏,還加上韋、達兩個姓氏,根據根據〔中藏史集〕等的記載,韋、達兩個姓氏的人分布在中國於西藏邊界。據近人考證,韋、達兩姓氏的後代多已經被西藏東部和東北部的漢族和其他民族所同化而不複存在。因此就目前仍保持民族特性的西藏民族而言,主要是由嘎、珠、扎、冬四大姓氏所組成。

這四大姓氏不斷地產生分化,形成無數的姓氏,如黨(或譯冬)姓,就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黨項,根據〔中藏史集〕等的記載,開始分化為黨噶、黨納、黨查、黨姆等,再分化為六大且氏和六大曾氏、十八大額氏、十八大查氏、十八大「須」等等,其中十八大「須」包括玉須(今中文「玉樹」的辭源,位於長江源頭,)、拉須(今稱拉秀,在『青海省』南部瀾滄江上游),其名稱和地域至今沒有變化。黨氏遍布西藏康區、安多地方,由於藏中之間的戰爭,西藏贊普從西藏各地遷移很多部落到康區和安多守戍邊界,因此在康區和安多的藏人中包含著各種姓氏的人,據〔五行常用寶瓶〕(藏文)記載:『在下部多康地區,黨氏五行為土,寄魂於鹿;珠氏五行為水,寄魂於旄牛;扎氏五行為鐵,寄魂於野驢;果氏五行為火,寄魂於山羊;嘎氏五行為木,寄魂於綿羊;如若不知詳細之姓氏,可均歸於黨氏』。所謂的寄魂是西藏原始宗教本教的一種觀念。表明當事西藏多康地區雖然有各姓氏的人,但主體仍是黨氏。黨氏中的一部分部族在抗拒西藏統一過程失敗後東遷到中國境內,其後裔在中藏邊界地區建立了木雅國,也就是中國史書中的西夏國,由於國中百姓大多為中國人,受其影響,在蒙古軍滅其國後也就被同化為漢族而不複作為獨立民族而存在。

從上述的西藏六大氏族中,黨氏中的相當多人口和韋、達兩姓氏幾乎全部都被主要是中國或中國其他民族所同化表明,在中國北方和西南應該存在大量被同化的西藏人後裔。

其他姓氏的分部地區也是各有分別。

扎氏被認為主要分布在象雄、瓊波、麻巴、布讓、熱卡、尼列等地,其中麻巴指的是現今劃並印度的拉達克,象雄、瓊波、布讓等在西藏境內作為地名至今仍在使用。

哲氏分布西藏各地,如多康著名的十八戎(嘉莫戎、查瓦戎、阿然戎、格戎等等)即屬於哲氏。噶當派教主仲敦巴之仲姓也屬於哲氏。

噶氏本來分布在西藏上部,但在贊布時代有許多的部落派去守戍邊疆,據西藏當代著名學者木蓋桑丹考證,阿壩和南坪等地有許多噶氏後裔,位於長江上游的噶瓦也被認為是噶氏後裔。如西藏著名的史詩〔格薩爾王傳〕中的王妃僧姜珠莫,全稱是噶嘉洛僧姜珠莫,即表明其屬於噶氏所屬的嘉洛家族。再如目前劃並中國四川的木裡縣,也是屬於”木查噶”的後裔,因此其地被稱為”木林”,意即”木氏之地”,後轉音成木裡。

從現有的文獻史料表明在佛教未大倡於西藏之前,西藏人普遍地使用姓氏,但是隨著佛教的傳入,眾生平等的觀念是西藏人不重視血統,不重視血統,一些在原來可能象徵高貴的姓氏就失去了意義,再加上西藏佛教強調對自己上師的絕對忠從,因此很多佛教徒為自己起名時舍棄姓氏而采用上師的佛號,西藏嬰兒出生後,一般也都是請活佛賜名,因此在嬰兒的名字中一般前兩個字是賜名活佛喇嘛之姓名的一部分。由此從一個人的名字中你再也聽不出他屬於什麼姓氏,只能大概的了解其為某上師的學生或是信徒。天長日久,逐漸的在安多和衛藏的部分地方的藏人已經不知道自己的姓氏而只知道自己的房名,所謂的房名,並不是姓氏,因為某個家族死絕,其房產等由另一個毫無相干的人繼承,則這個人還會繼續使用原來的房名,但前後使用同一個房名者之間卻沒有任何的血緣關系。房名的產生的原因應該是出於需要,名字前加房名,一是作為這個家庭的代號,二是用房名來區分同名字的人,第三個可能是由於納稅支應差役都是以家庭(房子)為單位。有關房名和姓氏之間的關系以中共侵入西藏時任西藏噶廈之噶倫(大臣)的彭措旺嘉為例,人們稱他為繞卡廈彭措旺嘉或朵卡彭措旺嘉,其實繞卡廈和朵卡都不是他的姓氏,繞卡廈是他的房名,因其房子位於拉薩河堤而得名,「繞卡」是河堤之意,「廈」為房子,即「位於河堤的房子」,而朵卡是其莊園的房名,他的真正姓氏是噶色,卻並不為人所知。從這也反映了西藏人不重視血統而造成的姓氏的流逝。但在大部分康區和果洛地區的藏人卻仍然保留了古代使用姓氏的習慣。在衛藏的牧區也使用姓氏而不是房名。這可能也和沒有房子有關。

西藏人的名字

藏人的名一般都是四個字。例如扎西敦珠,扎喜才仁等等。除了在名字前加上房名或職務名,著名人物名字前可以冠他的籍貫的地名。如噶舉派創始人達波拉杰,因在達波建寺而得名。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本名洛松扎巴,「宗喀」是其家鄉的稱呼,即中國人所謂的湟水流域。「巴」字意為人,意思就是宗喀人。現在許多漢文獻中只寫了宗喀巴,沒有寫洛松扎巴。
一人出家為僧或尼姑時,一般取法名,取消原有俗名。
藏人的名字有著深刻的內涵,寄托著人們的思想感情。每個名字意味深長,豐富多彩。

具有強烈宗教色彩的有:
絡絨登巴–智慧佛陀
扎西多吉–吉祥金剛
次仁曲批–長壽興法 (次仁也有寫成才仁、才讓者,但在藏文中是同一個辭)
澤仁拉姆–長壽神女
扎西曲措–吉祥法海
次仁誌瑪–長壽度母
巴登拉姆–吉祥天女

帶有吉祥祝願的有:
扎西次仁–吉祥長壽
次仁鄧珠–長壽功就或長壽事業成功。
扎西德勒–吉祥如意
斯郎澤仁–富貴長壽
益西拉姆–智慧仙女
斯郎擁忠–富祿匯聚

以自然界的物體作名字的有:
扎西達哇–吉祥月亮
次仁尼瑪–長壽太陽
多吉本瑪–金剛蓮花
德協麥朵–幸福花朵
斯郎降措–厚祿海洋

還有以出生日子或星期取名的,因為西藏歷算中以尼瑪(太陽)、達瓦(月亮)、米瑪(火星)、拉巴(水星)、普布(木星)、巴桑(金星)、邊巴(土星)七個星名排列,與西方的七天一周相同。因此星期天(日曜)出生的叫尼瑪某某,星期一出生的叫達瓦某某等。
藏人名字一般都是男女有別,前兩字男女共用,男女區分是後兩個字。
後兩個字為絡絨、扎西、多吉、呷瑪、鄧珠、曲批、降央、降措、登巴、彭措等為男性名字:後兩個字為誌瑪、拉姆、拉忠、拉措、擁忠、曲措、擁青、曲珍、麥朵等則為女性名字。

 

藏人人名的簡稱

為了稱呼方便,男女名字均可簡稱,一般簡稱法有三種:
1. 是用第一、三個字簡稱:如男名次仁扎西稱次扎,單真曲批稱單曲,彭措扎西稱彭扎,益西多吉稱益多,女名簡稱如:扎西拉姆稱扎拉,降洋拉措稱降拉,誌瑪曲忠稱誌曲。格絨拉措稱格拉,巴登拉姆稱巴拉等.

2. 是第一、四簡稱:如扎西羅布稱扎布,次仁羅布稱次布等。

3. 是兩字作簡稱的極為普遍。男女可用前兩個字,也可用後兩個字。例羅絨達瓦,可簡稱羅絨,也可稱達瓦:女名一般都用後兩字作簡稱。因為四個字前面二字男女共用,後兩字才是區分姓別的,如扎西拉姆,簡稱為拉姆。如果簡稱為扎西,你就無法通過名字確定是男還是女的。

有些地區由於地方性語音的差異,本來四個字的說快了成三個字。如:次仁貢木,說成次仁木,把第三”貢”省略了,澤旺仁真稱沖仁真。在安多藏區也有三個字名字的。如次仁太,桑吉加、呷桑加、澤巴足、加木杰,加洋杰、誌瑪措等,這也許是本為四個字,但在稱呼時省略了一字。

藏人名字變化很多,可以說是千變萬化、豐富多彩,這裡只介紹的是一般情況。

對人的稱呼

藏人對親屬之間、小輩對長輩、長輩對小輩等的稱呼既準確,簡明,又親切、文明。

藏人的稱謂與中國人和其他民族有些不同。首先對父系系統與母系系統沒有嚴格的區分,均為統一稱呼,即沒有內外親疏之分,不分內侄,外侄、統稱、侄兒、侄女,不分內祖父、祖母、外祖父、統稱祖父和祖母,也沒有外公外婆之分,統稱爺爺奶奶,對愛人的父母也統稱公公婆婆。
小輩對長輩,無論認識與否,均可統稱阿爸阿媽;同輩統稱哥哥弟弟和姐姐妹妹,長輩對小輩可統稱兒子和女兒。

同行之間一般都以老師相稱。

上述阿爸、阿媽、哥哥、姐姐、兒子、女兒等稱呼與自己親生的相互區別是,在稱呼後面加上對方的名字,如扎西阿爸、拉姆妹妹、絡絨哥哥、而在次仁、女兒誌卓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