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博物馆馆长丹增多登于11 月6 日至8 日在台北出席了由台湾人权博物馆主办的「共振人权- 亚太博物馆与社群协力」为题的国际人权博物馆联合会(FIHRM-AP)亚太分会2023 年年会。期间以「利用博物馆来解决西藏的人权侵犯」为题发表了演讲。
台湾文化部副部长王时思、国家人权博物馆馆长洪世芳 、 藏人行政中央驻台湾办事处代表格桑坚参等嘉宾出席了会议。
西藏博物馆馆长丹增多登在会议上就西藏境内的紧张局势和恶劣的人权状况进行了介绍。他特别强调了自2009年起西藏境内不分男女僧俗、不分老少年幼,以采取非暴力自焚抗议方式,来表达内心的真实诉求,最后还介绍了了西藏博物馆在倡导西藏人权方面的作用。
国家人权博物馆馆长洪世芳在开幕仪上表示,人权路上不该遗忘任何人,希望透过各种交流,让人权价值真正成为普世价值。他表示,从俄乌战争到以巴战争,虽然世界已经全球化数位化,但战争仍近在咫尺,今年年会以共振人权为主题,希望串连各地人权博物馆跟组织,让人权价值成为普世价值,期待不再有战争跟杀戮。
据悉,「国际人权博物馆联盟-亚太分会(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s-AsiaPacific, FIHRM-AP)于2019年成立后遇到疫情,但透过10个语言的官方网站、线上工作坊与策展进行交流,目前有42个机构会员以及52个个人会员,期待能成为台湾跟国际人权博物馆等组织接轨平台。
该组织主张,所有博物馆都需要在各自的环境中处理棘手和有争议的问题。因此,通过分享、合作和相互学习,可以让更多博物馆参与人权实践,主动挑战各种形式的种族歧视、偏见和侵犯人权问题。
「国际人权博物馆联盟-亚太分会」年会今年以「共振人权:亚太博物馆与社群协力」为号召,期盼促进跨领域、跨国际的交流,让人权议题获得更多关注与共鸣。
文化部次长王时思也到场致词表示,作为主办国的台湾,始终在人权路上自己奋斗着,「一方面在既有民主自由的架构之下,台湾还在继续努力,也希望可以持续凝聚社会共识。」国家人权博物馆的角色,希望针对人权议题做出纪念、学习、教育及展示。
今年的会议引入了五大主题: 分别为:利用博物馆开展人权实践、与社区合作倡导人权、跨境移民与人权挑战、负面遗产地转型为博物馆和纪念机构的叙事,以及跨学科人权合作: 协同作用与反响。
在今年的会议上,西藏博物馆收集了世界各地有关人权问题的研究论文、案例和实践研究。这些资料探讨了各种主题,包括利用博物馆作为实践和促进人权教育的手段、通过社区合作引领人权问题讨论、聚焦公众对移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权利的兴趣、将负面遗产转化为博物馆或纪念机构,以及利用跨学科合作创建创新媒体。与会者有机会就每一个专题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从而推动有关人权问题的国际对话。
来自澳大利亚、日本、西藏、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的专家和学者在会上就博物馆和人权组织如何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人们对人权问题的认识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观点。会议分享了各行各业有关人权问题的研究、案例分析和论文,并邀请国际博物馆和人权组织参与,以促进新思维和跨领域合作。
今年年会将由澳洲国家原住民美术馆馆长崔西‧普克洛瓦斯基(Tracy Puklowski)、英国国际奴隶博物馆馆长李察‧班杰明(Richard Benjamin)及国家人权博物馆馆长洪世芳等进行3场专题演讲,其他国际博物馆和人权领域专家学者则有系列论文发表。
记者/责编:慈卓玛
《西藏之页》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