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美国「心智与生命研究所」的邀请,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尊者于本周三(12月8日)在印北达兰萨拉的寝宫透过网络视讯,以「心怀希望、勇气和慈悲心于危机的世代之中」为主题,与「心智与生命研究所」的多名专家学者进行了对话。
在与心智与生命研究所的压力管理学家艾丽莎·埃佩尔教授、情绪处理研究员米歇尔·希奥塔,以及来自美国各大学的科学家和教授进行交流时,达赖喇嘛尊者强调,在「新冠疫情」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危机时期,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为世界的和平作出贡献。
伊丽莎·埃佩尔教授(Prof. Elissa Epel)是一名健康心理学家,也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精神病学系的副主任。她研究压力复原力和心理训练如何能够保护健康和促进福祉。她还研究如何将对气候变化的苦恼转化为赋权和气候行动的可能性,并担任「心智与生命研究所」的联合主席。
米歇尔·希塔教授(Michelle Shiota)是一名心理学家,同时担任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物质使用和成瘾转化研究网络的主任。她的研究深入调查了积极情绪、情绪调节、密切的个人关系和行为改变等问题。
达赖喇嘛尊者所熟悉的约翰·邓恩(John Dunne)担任主持人。约翰·邓恩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健康心理中心担任沉思式人文学科的主席,同时也是该校亚洲语言和文化系的主任。并且时「心智与生命研究所」的研究员。
约翰·邓恩在发言时指出,他个人从数届 「心智与生命对话」中学到了很多。并指出,目前世界各地的人们正面临着多重挑战和危机,特别是与「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有关的挑战。他邀请伊丽莎-埃佩尔教授提出第一个问题–我们如何能更自如地应对不确定性?
达赖喇嘛尊者首先指出,他对有机会与朋友们进行讨论而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尊者随后表示:“ 就不确定性而言,佛教徒认为,事情总是在变化,未来是不可预测的。我们面临的一些问题是自然产生的,但有些问题,如气候变化,是我们自己的行为造成的。
在其他哺乳动物中,有像狮子和老虎这样的捕食者,它们杀人是为了吃。然而,它们只在饥饿时才杀人。而人类则是出于不满、怀疑和狭隘而从事暴力活动。上个世纪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在武器上花费了大量的资金。我们人类并没有配备狮子和老虎的牙齿和爪子。事实上,我们的脸型表明,和平相处是我们的天性。
利用我们的智慧,我们可以发展内心的和平。在个人和社区层面上,如果我们依靠我们的同情心和培养明智的观点,我们可以过上和平的生活。
过去,我们的关注仅限于「我的国家」、「我的社区」,但现在我们必须考虑整个世界和人类。自从我成为难民及生活印度这个多元化、多宗教国家后,我逐渐体会到,作为人类我们都是一样的,我们必须在这个星球上共同生活 ”。
尊者进一步指出:“在印度,我享有充分的思想和言论自由,我能够与其他人分享我的想法。我相信我们不仅可以思考,实际上我们可以在人类一体性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更加和平的世界。我们的生命始于母亲的照顾。没有母亲的慈悲关怀,我们就无法生存。这就是我们生命最初体验的慈悲。
然而,一旦孩子们上学,他们就无法得到如何实现心灵安宁的指导。他们学习的是发展自己的智力参与到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当中。当前人类社会的教育体系中缺少的是如何培养一个和平的心态。这不是从天而降的东西,我们必须通过培养慈悲心来完成这一目标,而不是依靠武器,这也是我们变得更加成熟的方式。因此,我们希望的基础是保持兄弟姐妹之情,推动全球70亿人类一体性的理念”。
随后,主持人约翰邓恩请米歇尔希塔教授向达赖喇尊者提出下一个问题。当被问及现今许多人对未来的世界深感苦恼和担忧。如何减少痛苦和绝望,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为快乐和内心的平静留出空间时,尊者回答道:”现实是,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气候变化正迫使我们认识到人类的一体性,我们必须共同努力。如果我们坚持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依赖武器,结果只会是更多的痛苦和更多的问题。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相互帮助,因为我们必须共同生活。
愤怒是没有用的。愤怒只会带来恐惧,而恐惧则会引起暴力。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如何能够发展出平静的心态。我们必须依靠理性。”我们人类是兄弟姐妹。我们的肤色可能是不同的颜色,我们可能属于不同的国家,或者信奉不同的信仰,但基本上我们是一样的。
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可以结婚,并在一起生下健康的孩子,这表明我们作为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当我访问不同国家时,我总是指出,我们都是一样的。每天早上,当我醒来时,我提醒自己,我只是众多人类中的一员,我们都是一样的。我发现,与其从「我们」和「他们」的角度考虑他人,不如发菩提心,即觉醒的心,为所有的众生实现开悟的愿景”。
尊者还表示:“我经常反思寂天菩萨著作中的一些段落,这些段落明确指出,我们面临的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过度关注自己。好事的根源在于更多地思考他人的福祉。世界上所有受苦的人都是因为他们渴望自己的幸福而造成的,而世界上所有快乐的人都是因为他们关注他人的幸福而变得快乐。
如果我们过多地关注自己,即使在今生也不会快乐,而关注他人的福祉则是通往快乐的途径。如果我们认真的对待长期的幸福,我们就需要打开我们的心扉,关注他人也关注自己,我觉得这样非常有意义。
如果我们更深入地挖掘这方面的知识,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成比例地关注自己时,恐惧、压力、焦虑和怀疑就会出现。如果我们能够为与他人相关的勇气开辟一些空间,我们就能更加放松。因此,在佛教教义中强调的培养利他主义或慈悲心的态度,是通往觉醒的心灵开放的关键所在。我们把这些理论与更多的哲学观点结合起来,纳入与他人的相互依存和联系的意识。这种相互依存的思想植根于依存性的偈颂观点,即拒绝外面的独立、客观现实。通过帮助他人,进而帮助我们自己。我们的福祉是与他人的福祉交织在一起的,如果我们在自己的头脑中反思这一点,就真的会有所改变 ”。
尊者进一步指出:“在我自己的修行中,我采用了寂天菩萨的方法,即以己度人的平等和交换。依存性的产生提供了哲学基础,因为它证明了事物具有独立、客观存在的想法是站不住脚的。同时,它也防止我们陷入虚无主义的观点,即什么都不重要。从本质上讲,事物是相对于其他因素而存在的。这破坏了用 「我们 」和 「他们 」来表达分离性的想法。
事物有一种幻觉般的特性。它们看起来有一个客观的存在,但实际上并没有。它们的存在只能从关系和相互依存的角度来谈论。这破坏了我们关于分离性的假设,破坏了「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区别。”
随后,伊丽莎·埃佩尔教授在发言时提到,在一项针对世界各地年轻人的调查中,研究人员在询问年轻人对世界现状和气候危机的感受时。75%的人回答说,未来是可怕的,而60%的人认为人类是注定要失败的。因此,她询问尊者,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应当采取何种积极的态度来保持希望。
达赖喇嘛尊者在回答时指出,除了希望之外,还需要关注的是勇气。并提出建议说:“一旦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问题上,思想就会有锁定这个问题的倾向,并看到到处都是问题。只专注于问题并没有帮助,这样没有给希望或勇气留下空间”。
随后,尊者描述了佛教徒遵循开悟之路的愿景。强调它涉及到培养智慧和慈悲,就像一只大鸟的翅膀,翱翔在现实的空间里,到达觉悟的彼岸。这个目标是雄心勃勃的,但也扎根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认识到你取得的任何进展,都会给你带来勇气和信心。因此,与其执着于问题,不如培养勇气,培养你能有所作为的意识,以及将其实现的信心。
随后,尊者还一一回答了与会专家学者的提问。随后,主持人约翰·邓恩对已经进行的对话表示赞赏。并指出:“我相信这场对话让我们充满了希望,我们可以从更长远的角度出发,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
与会嘉宾苏珊·鲍尔·吴感谢达赖喇嘛尊者和专家学者参加讨论。并指出,「心智与生命研究所」的所有成员都祈愿达赖喇嘛尊者法体健康,并期待着明年再次与尊者进行交流。
最后,在对「心智与生命」一词进行了介绍时尊者表示:“在我面前的这些植物是有生命的,但我们的心灵却很复杂。我们的思想可能是麻烦的制造者。如果我们以正确的方式思考就可以找到内心的平静,但如果心灵被愤怒和猜疑所淹没,我们就不会平静。我们甚至无法安然入睡。
因此,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心态平和与快乐的人。我说的不是来生,也不是与上帝有关的事情,而是在此时此地成为一个平和、快乐的人。我们过去只向外看,但现在很多人关心的是如何实现心灵的平静。我真的很感激「心智与生命研究所」创造了这种新的意识,我想感谢每一个为此做出贡献的人。请你们继续保持下去。
尊者最后表示:“我们将来会见面的,但是在那之前,请你们每一天都要努力培养一个平静心灵的、一个慈悲的心灵,这样你每天都会快乐。谢谢大家!”
编译:卓玛 责编: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