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བོད་ཡིགहिन्दीEnglish

  • 首页
  • 新聞訊息
    • 新聞總覽
    • 评说西藏
    • 世界-西藏
    • 境內藏人的自焚事件
    • 西藏通訊(期刊)
    • 書籍資料
    • 图片新闻
  • 達賴喇嘛
    • 達賴喇嘛尊者”3‧10″歷年演說
    • 達賴喇嘛尊者的談話、聲明和函件
    • 達賴喇嘛 談佛教的基本見解
    • 媒体专访达赖喇嘛
    • 達賴喇嘛 獎項與榮稱一覽表
    • 達賴喇嘛 英文著作名錄
    • 達賴喇嘛舉行”時輪金剛大法會”紀錄表
    • 達賴喇嘛客座《商業周刊》總編輯
    • 人性與世界和平
    • 藏傳佛教疑問解答120題
    • 西藏生死書
  • 关于西藏
    • 西藏簡史
    • 西藏國歌
    • 西藏國旗
    • 西藏的行政區劃
    • 西藏的山脈
    • 西藏的河流
    • 西藏湖泊
    • 西藏的氣候
    • 西藏的自然資源
    • 西藏的野生動物
    • 西藏的森林
    • 西藏人的姓氏
    • 西藏的飲食習慣
    • 西藏的房居
    • 西藏的婚姻習俗
    • 西藏的喪葬習俗
  • 行政中央
    • 藏人行政中央噶廈(內閣)
    • 最高法院
    • 西藏流亡藏人憲章
    • 西藏人民議會
    • 教育與學校
    • 藏人行政中央重要文件冊
    • 59年後的記事年表
    • 流亡歲月的大事記回顧
    • 流亡藏人分布圖
    • 藏人行政中央駐外機構
    • 虚拟参观
  • 西藏人权
    • 西藏人權與民主促進中心
    • 1994-1995 西藏人權狀況
    • 1997 西藏人權報告(概要)
    • 1999 西藏人權報告 (摘要)
    • 2000 西藏人權報告 (摘要)
    • 2002 西藏人權報告 (摘要)
    • 2003 西藏人權報告 (摘要)
    • 2004 西藏人權報告 (摘要)
    • 2005 西藏人權報告 (摘要)
    • 2006 西藏人權報告 (摘要)
    • 2007 西藏人權報告 (摘要)
    • 2008 西藏人權報告 (摘要)
  • 西藏与国际
    • 西藏與世界
    • 世界人權宣言
    • 國際社會的關注與迴響
    • 聯合國1959年XIV 西藏問題決議
    • 聯合國1961年XVI 西藏問題決議
    • 聯合國1965年XX 西藏問題決議
    • 1991 聯合國有關西藏問題的決議
    • 1997 國際法學家協會的西藏研究報告
    • 2002 亞州公民社會論壇
    • 2003 美國對西藏宗教自由報告
    • 2004 各國對西藏人權報告
    • 聯合國人權考察譴責中國人權倒退 2005年
  • 联系我们
  • 網站
    • 最高法院
    • 选举委员会
    • 西藏人民议会
    • 宗教与文化部
    • 内政部
    • 财政部
    • 教育部
    • 外交与新闻部
    • 卫生部
    • 印度 德里
    • 美国 华盛顿
    • 瑞士 日内瓦
    • 比利时 布鲁塞尔
    • 日本 东京
    • 澳大利亚 堪培拉
    • 南非 开普敦
    • 台湾 台北
    • 残障学校
    • 社会资源开发基金
    • 藏人自愿服务团队
    • 藏语术语网站
    • 教育指导网站
    • 学习藏语网站
    • 世俗伦理网站
    • 西藏政策研究中心
    • 藏人行政中央电视台
    • 西藏博物馆
    • 西藏人民议会官网
    • 西藏企业家网站
    • 行政培训和福利协会官网
    • 雪域金融发展官网
    • 声援西藏官网
    • 中间道路官网
  • 虚拟参观

西藏问题:被涂抹的身份和被肢解的地理——《翻身乱世:流亡藏人口述录》前述

西藏新闻社记者
10 years ago
目前旅居在以色列的华人作家,诗人唐丹鸿
目前旅居在以色列的华人著名作家,诗人唐丹鸿


文/唐丹鸿:

每一个人,都有关于我是谁、我居于何处、我与哪一族群聚居、谁是我们的最高统治者、我们所生活的疆域是什么样的……诸等认知活动,并基于种族、历史、文化、政治、领土等因素的整合形成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相应的,每一个人,对于我不是谁,我不属于哪一个民族,谁不是我们的最高统治者、我们不是哪国人……等等,也因血缘、所生活的界域、特别是历史、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而能清晰辨识。

《翻身乱世:流亡藏人口述录》的11位诉说者们是西藏人(Tibetan),其中10人的故乡在西藏(Tibet)的康(Kham)和安多(Amdo)【1】,被中共国行政区划“排除”在“西藏自治区”之外的川、青、甘、云四省藏区。他们有的生于普通农家牧户,有的生于王臣贵族之家,有的生于地方行政首领之家。他们曾经与血脉相连、说相同语言、有共同文化和共同历史记忆的同胞,在他们称为“博”的故国生活了三十多年、二十多年、十多年不等。他们都亲历并见证了从1949年-1959年,西藏(Tibet)的毁灭性剧变。

在诉说者的回顾里,再现了人世间千百年来,循环讲述的、无休止的、似曾相识的浩劫:人们过着日子,栽种耕地、放牧牛羊、吃穿无忧、朝拜寺庙、婚丧嫁娶,不安的预感和自我安慰,孩子们玩耍、逗狗、念书、骑马、唱歌……然后,侵略者来了,“你的家、你的朋友和你的祖国倏忽全失……”【 2】土地被剥夺、牛羊被收缴,房屋遭没收,寺庙被砸毁,抵抗者被杀,老弱妇幼被杀​​、屈服者甚至合作者也死于非命,亲人和孩子们活活饿死……

诉说者们经历九死一生,在1959年后流亡到印度。但这本口述录并不仅是一些西藏人的悲惨经历,不仅是家破人亡,也不单是遭掠夺、屠杀、奴役的受害者被遮蔽的控诉。这更是世代实存的西藏国家认同、“博巴”国族认同的证明,也显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形成的当代情景和传统模式。

口述者对多年前事件发生的具体过程、细节时间不免有记忆偏差,更谈不上精确的数据。但是,更至关重要的是,中文读者须在固有定见中,对位检视和洞察:尽管在1949年之后,大量中国人(汉)也迅速地遭到极权怪兽的无情吞噬,但在这段交叉重叠的历史中,藏、中受害者更有本质的区别:

一.国家认同和国族认同

明显的,流亡藏人的叙述所呈现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是自古以来的“博” (བོད)【3】,政治上认受的统治者是“博巴”(藏人),即便有批评有讥讽,但仍然承认的、寻求保护的“中央政府”是甘丹颇章(西藏政府),藏人愿意祸福与共的共同体是“博巴”(藏人),愿意用生命捍卫的是博的土地、佛的事业。抵抗武装“四水六岗”,主要由康巴和安多人组成,他们以宁死不屈决一死战的决绝,示现了康人和安多人的国家认同:博(བོད Tibet)。

而在同时期,中国人(汉)的国家认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认同是“汉”或以汉化为实质改称的“中华民族”【4】,政治上认受的统治者是以中共为首的汉人政权【5】,愿意祸福与共的共同体是“中华民族”与“全人类无产阶级”的混合,愿用生命效忠的是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和共产主义事业。

流亡藏人口述者没有人自认为是“中国人”,也没有人认为“博巴”(藏人)是“中华民族”、“中国的一支少数民族藏族”,或今天显得更“中立”的同义反复“中国非汉民族”。这种辨识并非基于政治立场,而是基于非共同的祖先、世代因袭的记忆之别、迥异的信仰和价值观,语言符码和归属感之别清晰可辨:“博是博,加是加” (西藏是西藏,中国是中国)。

中国人(汉)自认“华夏”、“中华民族”、“中国人”这类集体身份。在华夏文化意识里,汉人是文明持有者和真理垄断者,西藏人和周边民族是落后野蛮的土著,有待先进的汉民族去拯救、教化和提升【6】。中国人(汉)要建立现代主权国家,却将藏人和中原周边的民族视为不具国家意识的、政权概念淡漠的原始部族。汉人自认有权定义并处置他族的民族身份,汉人自认有权塑造其他民族的“中国认同”和“国族认同”。汉人大众也附和将“中华民族”、“少数民族”、“中国非汉民族”这类自创的、包藏政治用心的指称附加给藏民族和其他周边民族。

二.最高统治者和政权合法性

西藏历史文献和流亡藏人的叙述显示,藏人始终不曾将满清皇帝视为最高统治者,也明确不将中华民国政府视为“中央政府”。相反,对于满清在西藏安多和康区等地的“划并”和“改土归流”,以及民国军阀势力盘踞康和安多,藏人的集体记忆是遭受大规模屠杀、匪帮的抢劫,和藏人力弱无助之下的屈从。

中国人(汉人)对满清皇帝的认同是变换的、多重标准的、实用主义的。一会儿是入侵者占领者,一会儿又成了武功十全“开疆拓土”的雄主;一会儿是“剃发易服”强行满化的恶魔,一会儿又是“尊儒统、行汉制”的明君;一会儿是要驱逐的鞑虏,一会儿又变成“多民族中国的缔造者”。中国人(汉)对清末赵尔丰和国民党军阀的评价也是两面的、分裂的:赵尔丰和马步芳皆因屠杀汉人被斥为“手段残忍”、“荒淫匪首”;同时却因他们入侵西藏的康和安多,武力推行殖民同化,横征暴敛、屠杀抢劫西藏人,而被国人视为“一种以国家为出发点的文化意识” 、“维护统一的英雄”【7】,更以赵尔丰“改土归流”和民国军阀的“管理”,作为康和安多受中国“统治”、不属于西藏(Tibet)的证据。

截至1959年,达赖喇嘛和西藏甘丹颇章政权的合法性得到多卫康三区藏人的普遍认受已近四百年。康和安多等地的自治王国首领,或属西藏政府委派,或接受西藏政府认证【8】。流亡藏人叙述内容也显示,基于西藏政治的、民族的、文化的、传统的关键原因,自治王国首脑(杰布)和大小行政官(贲)得到康和安多藏人的普遍认可和忠诚。在政教合一制度中,寺院和僧团作为政权重大组成部分,也在西藏三区各个角落有效行使了统治和管理职能【9】。满清短暂的政治干预或单方面宣称的“划并”【10】,不但遭到藏人抵制而且离“统治”的普适定义和标准也相差甚远【11】。中共国今天对西藏的统治,是通过昌都战役、以及藏人称为“时世翻转”、中方称为“平叛”的战争屠杀、和持续至今的胁迫之结果。

在中共建政阶段,中共宣称的反帝反封建反殖民,迎合了辛亥以来中国大众的华夏民族主义。中共的新民主主义、共产主义等政治主张,迎合了中国人对现代化政治的渴求和乌托邦理想,使当时的中共被中国大众普遍接受。中共以“反帝”、“解放中国全部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12】为借口对西藏等周边国邦的吞并,得到了中国主流社会的普遍支持,极大提升了中共政权的合法性。中共在西藏推行“民主改革”,符合当时中国主流社会对“土地改革”、“阶级斗争”的认同,也符合中国主流社会对政治一统和文化一统的传统意识。中国主流社会对中共意识形态的认同,同样赋予了中共“平叛”的合法性。中共对西藏三区民众反殖民暴动的镇压,并非什么秘密战争,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公布“歼敌”战果、炫耀“平叛”胜利、咒骂西方阴谋等,都提升了汉人主流社会对中共政权的欣赏。在历经大饥荒、历次政治运动和天安门屠杀后,中共执政合法性在多数中国人心目中丧失,但以“维护国家统一”、“反领土分裂”、“反恐”的理由,大众却能理解和支持中共剥夺他族的自由。重兵维稳强固的是“大一统国”。

三.领土边界观和“大藏区”

藏传佛教思想主导西藏政治后,特别是五世达赖喇嘛建立甘丹颇章政权以来,西藏人的领土观念和边界意识大致符合祖辈生存承续、共同历史记忆、共同文化观、藏人政权统治管理的界域,也信守了相关契约【13】。对于祖辈不曾生活过的、没有相同历史观、藏人政权没有统治管理过的、异族异质文化的、契约外的土地,西藏人承认是别人的,没有领土和主权主张。

但是,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汉)的领土及边界观却与祖辈生存、相同历史观、相同文化、汉人政权统治管理的界域严重不符——中华民国的创立者们最初要“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个“中华”并不包括藏疆蒙的领土和主权;两三年内他们却改弦更张,声称要建立“五族共和”的国家,包括满清帝国地图开疆、尚未实际统治的“藩属国”【14】;继而在西藏的康和安多争夺藏人领土和管辖权【15】。到中共国入侵西藏时,中国人的领土边界观已延伸到了汉民族祖辈不曾生活过的、汉人政权从未统治管理过的、儒家文化圈之外的、异族异质文化的喜马拉雅山脉。

必须再次提醒读者,这本口述录的叙说者们是西藏人(Tibetan),大多来自西藏(Tibet)的康(Kham)和安多(Amdo),即被中国行政区划“排除”在“西藏自治区”之外的川、青、甘、云“四省藏区”。但叙说者无一人自称是“四川藏区的藏人”、“青海藏区的藏人”或自称来自“甘肃或云南藏区”。 “上部阿里三围,中部卫藏四如,下部多康六冈” 是藏人持续了千年以上的领土描述。西藏民谚“卫藏教法区,康区勇士区,安多骏马区”,也是千年的人与文化、戍边卫疆的军勇、草原良马之风物的疆域总合:西藏(博བོད),就是包括多卫康三区及阿里、嘉绒、羌塘等地区的西藏(Tibet)【16】。

而在中国人(汉)眼中,这片被原主人视为整体的“博”的土地,却是分成几块的、支离破碎的、政治地域景观:西藏仅等于金沙江以西的康区西部、卫藏和阿里组成的西藏自治区。此外,四川、云南、青海、甘肃四省也有“藏族”聚居区——形成这种“中式西藏”的历史依据主要是:18世纪中叶满清对西藏“分而治之”,将安多“从西藏划出”,“划入” 青海地区和甘肃省,将康“从西藏划出”,“拆分”“划入”云南、四川。清末赵尔丰“平康”、“改土归流”;中华民国将​​康区“从西藏和四川划出”设置川边特别区,后“划并”西康省;中共国1956年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将安多“分割”“划入”青海、甘肃、四川;将康“分割”“划入”西藏自治区、云南和四川,沿袭至今【17】。

主语:满清、民国、中共国。谓语:“分而治之”、“划出” 、“拆分”、“划入”、“划隶”、“平”康、“改”、“归”、 “分割”​​、“划进”……。宾语:西藏的安多和康。结果补语:“西藏(自治区)和周边四省藏区”——划来划去割进割出,这就是“中式西藏”的历史修辞学。通过反复强调的、重复千遍的“西藏(自治区)和四省藏区”,“西藏”好像真的只是金沙江以西的卫藏阿里“那一小块”,而“周边四省藏区”倒仿佛成了藏人从“西藏(自治区)”迁延杂居到了中国人的省份境内。

其实,差不多到满清末年,“分割划隶”也只是满清帝国的独白。满清在当地的控制力随军队进出暴起暴落,“统治”是“羁縻”大法:给原本就被藏人认受的藏人首领加一顶满清官帽。而西藏噶厦政府竟在已被“划进”“四省藏区”的康和安多,委任官员、调动差役、征调军队镇压暴乱、对外宣战媾和谈判、设额限制入境汉人人数、核准汉回商人入境经商、征税!在西姆拉讨论西藏边界问题时“中国的说法是口头的,拿不出证明在东部西藏由中国管理的纪录……而西藏方面拿出五十六卷政府档,包括税收纪录、房屋、官员和争议地区头人的清册、效忠文书等”【18】,这就是后来被机智的中方人士冠以“高度自治”的划并业绩。

辛亥革命一发生,藏军立刻光复失地,将占据康地的清末驻军和满清官吏驱逐了。 “改土归流”仅六年的“四省藏区”被藏人夺回,也刺激了声称反帝反殖民的中华民族主义者,民国人居然从藏人收复康区找到了“失地”的受害感。迫于民意和利用民意,“南京中央与西南军阀都巧妙地运用’巩固边防’、’促进五族共和’和’解决汉藏危局’等政治语言,为自己的立场寻求更多的正当性,为各自的势力获取最大的军事与政治利益”【19】。在进行了前后三次、历时二十余年的“失地”争夺战争,“耗帑巨万,而人民之损失,官兵之伤亡,更无论矣”之后【20】,中华民国终于“划并”了一个西康省【21】。对这场国家级军事冲突:战争、谈判、藏中临时条约、藏英中三方临时协议、临时停战协议、临时停战线、外交努力、“德化”劝说、以及为了“主权”收编贪婪残暴的军阀武装……中方竟好意思说成了好似“两省之间”的“康藏纠纷”。

同志们,两百年来,真正“固定”了“西藏自治区和周边四省藏区”划并大业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一度被三呼万岁的中国共产党。

西藏流亡政府提出的“中间道路”的主张:整个西藏高原的三大传统省份卫藏、康和安多,一直都是西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有相似的地理地形,文化、语言和宗教也相同。故此,所有藏人聚居的区域应由一个统一的行政机构来管理【22】。

而恰如虚构“中华民族”、虚构“自古以来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一样,中方变了一个脑洞大开的戏法,“大藏区”:“西藏流亡政府幻想建立占中国领土四分之一、历史上从未存在过的’大藏区’……囊括了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的二分之一、甘肃省的二分之一、云南省的四分之一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面积共计240万平方公里……”在因果倒置、时序挪移的、中式历史错乱叙述中,藏人多卫康三区统一自治的主张,成了“试图将四省固有领土大面积划走”的非分之想【23】。

四.主题“统一”,武器进化和词语演变

让“我们”来告诉你,你是谁、你居于何处、你与哪一族群聚居、谁是你们的最高统治者、你们所生活的疆域是什么样的:

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滨,莫非皇臣。

你们是西陲的“藏番蛮民”、是腹地三边的“裸夷野番”、是西藏辖地的“氆氇之氓”。你们的土地“皆为大皇上所有”,“无论汉人、蛮人,皆为大皇上百姓”。 “大皇帝是我们中国的主子,我们吃的、穿的和住家的房子、栽粮食的地方、都是大皇帝的,大皇帝的恩比天大呢”。 “今归流, 改郡县”、“开化土种” 、“忠国尊孔”,“乃合大皇上之制度”,“皆知以忠君爱国为主”,“入版图,亿万年”!这是一曲屠夫的爱国之歌【24】。

在这位屠夫“强调中华民族对以汉族文明为代表的国家文化共享,强调的是文化立国”之前一年【25】,他率两千清兵攻入藏东康区,攻城掠地毁经焚寺,残杀当地藏人首脑、僧侣和平民数千,将暴动首领“剜心沥血,以祭凤全”,用寺院的大锅将藏军连长益喜达杰活活煮死,理塘自治邦首领理塘第巴、巴塘自治邦首领巴塘第巴皆拒降被杀【26】。

正如中国体制内学者所说:“对于清王朝来说,军事的一统是前提,而文化的一统才是帝国长治久安最可靠的保证”——杀人之后,赵尔丰“废除土司制度、设立州县、废除寺庙特权,兴学、要求藏人说汉语、着汉服、移汉民实边、推动垦务、通商、开矿”等等。也就是今天中共国体制内学者对“改土归流”的规范式总结:“结束了中央王朝对川边诸土司各部的’羁縻’政策,完成了川边藏区与中央王朝其他行政区域的政治一体化”【27】。

同志们,不仅对于清王朝来说,“军事一统”是前提,对于历朝帝国,“军事一统”都是前提。中式历史修辞学还有​​一种规范说法:“历代王朝在处理边疆少数民族关系问题时,无不奉行开疆扩土的民族政策”【28】。 “开疆扩土”?显然不是垦荒除草。上至秦朝“军事一统”六国,下至满清帝国“军事一统”了“我们”。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军事一统”也是前提——当然,时代是发展的,武器从刀戟火枪进化为苏制枪炮轰炸机,词语也从“开疆扩土”换成了“解放” ,“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

同志们,不仅满清帝国要实行“政治一体化”,历朝帝国都要实行“政治一体化”。从秦汉到满清,从“羁縻”“册封”到“改土归流”,从“设置州县”“编户齐民”到划隶四省、到设置西康省、到设置自治区自治县,从统一文字、到统一尊儒、到统一信仰共产主义、到统一做“中国梦”……大一统国有老道的“统一”经验和运用至今的“民族政策”——当然,时代变化了,语言须进化。满清赵尔丰推行的“改土归流”,因辛亥革命而中断,50年后中共国以“民主改革”的名义,重新开启了赵屠夫未尽的“一体化”:“废除土司制度、设立州县、废除寺庙特权……”这一切,在《翻身乱世:流亡藏人口述录》里,都有中共吞并政策的相应版本。 11位见证人的证词,重现了“宣讲朝廷垂念边氓之至意”、“宣讲土司蛮官之暴虐”,重现了“以儒排佛”、宣讲“红黄两教纷如麻,明明弱种第一法,不爱国家不养爹妈”的共产主义模式【29】:

让“我们”来告诉你们吧:你们是农奴和农奴主、是无产阶级和剥削阶级,你们居住的是自古以来的中国领土,你们是组成多民族统一中国的少数民族,你们的最高统治者是“中原王朝”、“中土政权”、“中央政府”,是党,党的恩情比天大,你们在中国版图的西藏自治区和周边四省藏区。屠夫的爱国之歌是似曾相识的。

同志们,不仅对于清王朝来说,“文化一统是帝国长治久安最可靠的保证”,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也是帝国长治久安最可靠的保证。但是,灭绝一个两千年历史的异质文化而达至“文化一统”,是消除记忆的灵魂工程,一刀一刀剐肉剔骨地替换。因此, “改土归流”远没有结束,以“双语教学”抹去语言、以“爱国爱教”摧毁宗教、以西部大开发移民实边、各种招抚赐封、各种屯垦、各种通商、各种开矿、各种“一体化”…… 或者说“民主改革”还在当代轮回,更狡狯更贪婪更麻醉更“集体智慧”,武器更先进,兵种更齐全。

让“我们”来告诉你们:你们是幸福的、独享优惠不知好歹的少数民族,你们是分裂份子和恐怖份子,你们所生活的疆域是“我们”的,“我们”是千千万万个“中央政府”,“我们”是千千万万个大皇上,“我们”是千千万万的赵尔丰,“我们”是千千万万个老大哥……“我们”真诚理想地、各怀心思的、以五花八门的形式参与了“改土归流”和“民主改革”,尽管“我们”大多命如蝼蚁、运同炮灰。

《翻身乱世:流亡藏人口述录》11位亲历者的回顾,不但重现了大一统国历朝历代“开疆扩土”的令人发指:侵略者来了,无望的抵抗、灭绝的村庄、轰炸四散奔逃的妇孺、婴幼儿肝脑涂地、监狱残忍的苦役……也见证了不为共产主义所诱惑的灵魂,拒绝加入理想国的勇敢战斗,见证了抵抗者对极权怪兽的敏锐觉察和极度蔑视。以及,是的,“四水六岗”的将士们和其他抵抗勇士们,战败了。

书之外,恐惧、无望、缄默、麻醉、改写、替换、埋葬你丰富的思想和缤纷的世界,哀悼、遗忘……直至融入这单一、这匮乏,融入大一统国。

也许,“江山永固”是对“我们”最真诚的回报与诅咒。

2015.8.26

注释参考:

1.康区,范围大致相当于中共行政区划西藏昌都地区、西藏那曲地区的东三县、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安多,范围大致相当于中共行政区划青海海北、海南、黄南、果洛四个藏族自治州、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
2.引文出自《雪域境外流亡记》(台湾慧炬出版社[美]约翰.F.艾夫唐)第75页达赖喇嘛语。
3. “博”,西藏人自称“博”(藏文:བོད,威利:bod),「博」既是国名,也是种族名。藏语“博”指称的疆域包含了安多、卫藏和康区全部,即今被中国划分为西藏自治区和云、川、甘、青四省藏区的全部,中译为“藏”,英译Tibet。
4.参见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本部特设驻粤办事处的演说》。
5.参见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草案整理委员会起草成员名单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各单位代表名单。
6.同注4并参见《清末赵尔丰川边兴学之反思》(徐君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副教授中国藏学2007年第2期)。
7.同注6并参见互联网搜索赵尔丰、马步芳词条。
8.参见跋热.达瓦才仁《血祭雪域》第一章“西藏”。藏人行政中央官方网(台湾雪域出版社中华民国101年3月版)
9.实际上中共官方话语如:“主持西藏地方政权和行使西藏地方政治权力的是以噶厦政权为代表的僧官集团,其核心成员则在西藏地方的诸多贵族家族中轮替,而僧侣集团在西藏地方政治中的核心地位,则是政教合一体制的典型体现”,“土司制度,原本是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地方首领势力强大,而中央王朝在不能完全军事征服,又无法立即直接进行统治的情况下实行的特殊制度。故起初只得封承赐认其原有统治地位”,从反面证实了,西藏甘丹颇章政权通过遍布西藏三区各地的寺院和僧团组织行使了政治、经济、教育、律法等各方面的有效统治,证实了西藏1949年以前的事实独立。
10.同注8并参见维基百科“青康藏分治”词条。
11.参见政治学“统治”、“政权”、“宗主国”等的定义。
12.参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总纲第二条
13.参见跋热.达瓦才仁《血祭雪域》第一章“西藏”:西藏和满清于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双方曾在打箭炉『堪界』……可肯定当时的『堪界』确定了西藏的领土包括打箭炉。而有关西藏边军在西宁活动的记载也证明当时西藏在东北部的边界包括西宁;以及书中西藏政府管理康区和安多的相关论述。另参见藏中边界冲突(康藏纠纷)中的《昌都停战条约》、《岗托临时停战协定》等。
14.关于孙中山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到“五族共和”主张转变的论述很多,读者可互联网自行搜索。例如:郑大华:论晚年孙中山“中华民族”观的演变及其影响。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history/jindai/20140827112059_all.html
15.关于“康藏纠纷”互联网可得资料也较多。例:1912-1940年康藏纠纷的多方对话——以康巴观点为例(朱文惠南华大学兼任讲师)
16.同注3
17.参见维基“藏区分治”、维基“西康省”词条。另据跋热.达瓦才仁《血祭雪域》第一章“西藏”、丹增华白尔着《我故乡的悲惨史》、凭浩华编《青海人口》等资料:1720年前后,满清军队借护送第七世达赖喇嘛为机进入拉萨,满清的官方记录中,开始有时将西藏称为是其辖土,如“今大兵得藏……三藏、阿里之地俱入版图”。 1723-1725年满清出兵西藏安多,镇压反满清干政的二十万蒙藏僧俗:“满清出师十五日内,斩首八万余”,“多麦宗喀的绝大部分寺院被满军焚毁抢掠一空,七世达赖喇嘛的上师洛桑·丹巴嘉措等七百余僧侣被害”,“许多村庄和部落被集体消灭,仅西宁附近的郭隆寺就有六千余人被杀。青海一带蒙藏民族人口锐减,满目萧条”。自此,满清宣布将安多“划并”青海、甘肃。 1726年,满清又宣布将康区的巴塘、理塘、迪钦、杰塘等地“划归”四川、云南。
18.参见《血祭雪域》第一章、《我故乡的悲惨史》和中方康藏纠纷资料。
19.引文为林孝庭2004所陈述。转引自《1912-1940年康藏纠纷的多方对话——以康巴观点为例》(朱文惠南华大学兼任讲师)
20.引文转引自《近代康藏史上的“大白事件”及其解决》(王川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29卷第2期)
21.参见各种中方康藏纠纷资料(互联网可得),以及维基“西康省”词条。
22.参见藏人行政中央官方中文网中间道路文献。
23.参见2015《西藏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白皮书。
24.参见《清末赵尔丰川边兴学之反思》(徐君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中国藏学2007年第2期)
25.引文出自中国体制内学者文献,同注24。
26.参见《赵尔丰及其巴塘经营》(国庆西藏研究1989年第4期);参见《血祭雪域》。另关于赵尔丰“改土归流”资料很多,互联网可得。
27.参见注24。引文均出自该文。赵尔丰和“改土归流”的相关官方资料很多,互联网可得,可见体制话语模式。
28.引自《秦汉至清朝的历代中央王朝治边政策梳理及基本特点概括》(新疆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体系研究中心作者:王树晖)。相关官方资料很多,关键词:治边政策、历代民族政策、中国疆域……等,互联网可得。
29.同注24。

民主中国首发

焦点新闻

驻澳洲办事处联合各界纪念西藏自由抗暴 66 周年

March 9, 2025

藏人行政中央缅怀 1989 年拉萨抗暴运动中牺牲的英烈

March 8, 2025

司政边巴次仁对印南拜拉库比藏人社区的寺院和学校进行视察

February 14, 2025

西藏前政治犯朗吉在 2025 年日内瓦峰会上作证

February 14, 2025

头条新闻

达赖喇嘛尊者在印南为数万信众传授白度母长寿灌顶

司政边巴次仁对印南拜拉库比藏人社区展开第二次访问

日本藏人纪念《西藏独立宣言》发布 112 周年

澳大利亚藏人青年领导力和宣传技能培训会议在悉尼蓝山召开

新聞訊息

新聞總覽
评说西藏
世界-西藏
境內藏人的自焚事件
西藏通訊(期刊)
書籍資料
图片新闻

关于西藏

西藏簡史
西藏國歌
西藏國旗
西藏的行政區劃
西藏的山脈
西藏的河流

行政中央

藏人行政中央噶廈(內閣)
最高法院
西藏流亡藏人憲章
西藏人民議會
教育與學校
流亡歲月的大事記回顧

西藏人权

西藏人權與民主促進中心

西藏与国际

西藏與世界

© 2023 藏人行政中央官方中文網 •  隱私政策

西藏之頁網域名稱更改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