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བོད་ཡིགहिन्दीEnglish

  • 首页
  • 新聞訊息
    • 新聞總覽
    • 评说西藏
    • 世界-西藏
    • 境內藏人的自焚事件
    • 西藏通訊(期刊)
    • 書籍資料
    • 图片新闻
  • 達賴喇嘛
    • 達賴喇嘛尊者”3‧10″歷年演說
    • 達賴喇嘛尊者的談話、聲明和函件
    • 達賴喇嘛 談佛教的基本見解
    • 媒体专访达赖喇嘛
    • 達賴喇嘛 獎項與榮稱一覽表
    • 達賴喇嘛 英文著作名錄
    • 達賴喇嘛舉行”時輪金剛大法會”紀錄表
    • 達賴喇嘛客座《商業周刊》總編輯
    • 人性與世界和平
    • 藏傳佛教疑問解答120題
    • 西藏生死書
  • 关于西藏
    • 西藏簡史
    • 西藏國歌
    • 西藏國旗
    • 西藏的行政區劃
    • 西藏的山脈
    • 西藏的河流
    • 西藏湖泊
    • 西藏的氣候
    • 西藏的自然資源
    • 西藏的野生動物
    • 西藏的森林
    • 西藏人的姓氏
    • 西藏的飲食習慣
    • 西藏的房居
    • 西藏的婚姻習俗
    • 西藏的喪葬習俗
  • 行政中央
    • 藏人行政中央噶廈(內閣)
    • 最高法院
    • 西藏流亡藏人憲章
    • 西藏人民議會
    • 教育與學校
    • 藏人行政中央重要文件冊
    • 59年後的記事年表
    • 流亡歲月的大事記回顧
    • 流亡藏人分布圖
    • 藏人行政中央駐外機構
    • 虚拟参观
  • 西藏人权
    • 西藏人權與民主促進中心
    • 1994-1995 西藏人權狀況
    • 1997 西藏人權報告(概要)
    • 1999 西藏人權報告 (摘要)
    • 2000 西藏人權報告 (摘要)
    • 2002 西藏人權報告 (摘要)
    • 2003 西藏人權報告 (摘要)
    • 2004 西藏人權報告 (摘要)
    • 2005 西藏人權報告 (摘要)
    • 2006 西藏人權報告 (摘要)
    • 2007 西藏人權報告 (摘要)
    • 2008 西藏人權報告 (摘要)
  • 西藏与国际
    • 西藏與世界
    • 世界人權宣言
    • 國際社會的關注與迴響
    • 聯合國1959年XIV 西藏問題決議
    • 聯合國1961年XVI 西藏問題決議
    • 聯合國1965年XX 西藏問題決議
    • 1991 聯合國有關西藏問題的決議
    • 1997 國際法學家協會的西藏研究報告
    • 2002 亞州公民社會論壇
    • 2003 美國對西藏宗教自由報告
    • 2004 各國對西藏人權報告
    • 聯合國人權考察譴責中國人權倒退 2005年
  • 联系我们
  • 網站
    • 最高法院
    • 选举委员会
    • 西藏人民议会
    • 宗教与文化部
    • 内政部
    • 财政部
    • 教育部
    • 外交与新闻部
    • 卫生部
    • 印度 德里
    • 美国 华盛顿
    • 瑞士 日内瓦
    • 比利时 布鲁塞尔
    • 日本 东京
    • 澳大利亚 堪培拉
    • 南非 开普敦
    • 台湾 台北
    • 残障学校
    • 社会资源开发基金
    • 藏人自愿服务团队
    • 藏语术语网站
    • 教育指导网站
    • 学习藏语网站
    • 世俗伦理网站
    • 西藏政策研究中心
    • 藏人行政中央电视台
    • 西藏博物馆
    • 西藏人民议会官网
    • 西藏企业家网站
    • 行政培训和福利协会官网
    • 雪域金融发展官网
    • 声援西藏官网
    • 中间道路官网
  • 虚拟参观

情感地图及爱心冥想

西藏新闻社记者
10 years ago

19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纳海姆,2015年7月4日)今天早上天空是阴暗的,但达赖喇嘛尊者和老朋友保罗埃克曼一家的聚会却暖意融融。保罗埃克曼由女儿夏娃及妻子玛丽安梅森和埃里克.罗登柏克陪同。埃克曼专程赶来向尊者汇报关于创建一个情感地图的项目进展。

尊者开示道:“我们工作应牢牢把握这一点:世间70亿人类,每一个人都想过幸福的生活。我们要引导他们理解:幸福并非完全依赖于金钱和物质,而是内在的价值观,例如爱心,且未必依赖于宗教信仰。我们试图采用一种世俗的方法,以便让所有的人类都可从中获益。

“在这方面我特别看重科学家的作用,因为他们根据实践和证据(来作出结论)。促进世俗价值观的工作应该基于对我们共同的人生经历:在父母的关怀下出生和成长,同时应基于常识:例如通过观察得知那些很容易怒者往往不快乐,以及基于那些揭示了内在价值观之价值的科学发现。当初您开始这项研究工作时可能响应者寥寥,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耕耘这个领域。”

埃克曼回答说: “您曾告诉我,我们需要一个情感地图。我分析了250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我们有五种主要的情绪: 快乐、愤怒、恐惧、悲伤和厌恶。我们想要展示它们如何发生作用,情绪如何帮助我们,但也可能使我们陷入麻烦。”

他解释说,这张情感地图以一种计算机模型的方式展示,在这个模型中,情绪将以英语中的定义为准。他认可有些情绪并非以英文命名,例如源自德语的“幸灾乐祸(schadenfreude)”,即把快乐建立在我们不喜欢的人的痛苦之上,还有源自犹太意第绪语的naches,意思是父母以儿女而骄傲。他宣称(这个模型)史无前例地把破坏性和建设性的情绪,以及它们相关的情绪,清晰地(以地图形式)展现于世人眼前。尊者认同情绪并不孤立地出现,而是与其它的情绪休戚相关。

夏娃·埃克曼介绍了地图所采用的时间轴,评估方式、情感触发机制以及人类对此的反应方式。保罗·埃克曼解释说,人们对情感触发机制的警惕性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源于后天培养。他说会触发他自己感到愤怒的一个情况是别人命令他做事。培养这种警惕性才能防患于未然。必须培养这种意识。尊者同意这一点,他援引寂天菩萨的研究成果说,我们需要在愤怒仍处于沮丧阶段时及时处理愤怒,若等到怒火爆发已为时已晚。

夏娃·埃克曼向尊者汇报说,人们需要知道如何实现内心的平静。人们需要知道,这是很重要的。她的父亲建议建立一种动态的冷静,这可以帮助我们改变正在发生的情况。尊者认同地说,我们很容易急躁,但我们可以学习如何处理它。我们可以学习如何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临危不惧。他指出,人类智慧使我们能够评估我们的短期和长期利益,这是非常有帮助的。

“古印度和佛教的修行包括调息、吐纳,使大脑休息。然而,在争论中如果只有一方妥协,这可能帮助不大。”

埃克曼回答说,在教育孩子时有一个很有帮助的办法,例如,在冲突时,如果一方暂停,双方都应该停止。

演讲结束后,尊者称赞情绪地图是一个伟大的创新。 “这非常棒。它允许我们了解破坏性情绪的害处。”

保罗·埃克曼问尊者他从哪里获得情感地图的想法。尊者告诉他,当你去一个新的地方旅行,地图可以帮助你找到方向。这些地图可以帮助我们解释良性情绪的益处及恶性情绪带来的伤害。

会议以一个简单的调查结束。他们将把情绪融入地图,并对慢性暴力的情绪、性格和精神病理学进行研究。他们想把整个项目翻译成西班牙语,这是美国的第二大语言,并创建一个完整的单机版,可以在不连接互联网时使用。

午饭后,尊者应心灵巅峰项目小组之邀前往位于野外和乡村地带的洛洛玛斯牧场开展关于冥想的讨论。演员兼社会活动家福若斯.惠特克向约400观众介绍了尊者,当向尊者呈上生日蛋糕时,惠特克带头唱起了“生日快乐”。他说,尊者和马丁·路德·金,纳尔逊·曼德拉和特蕾莎修女一样,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人平等的宗旨。

在邀请尊者开示之前,活动组织者、导师迈克尔请音乐家蒂姆.芬演奏小提琴向尊者致敬。

尊者开示说:“兄弟姐妹们,我真的很高兴来到这里。这几天我一直在大城市,而这个偏远地带的树木和绿色植物,让我们感到更接近大自然。在大城市的建筑中纵使有人造的鲜花和树木使我们感觉舒适,这里的植物却更真实。谢谢您们的生日祝福,但我认为每天都是新的开始,新的一天就像一个生日。在这一天我们的欢庆表明我们的人生的目的是幸福。当我们把我们的智慧与热心肠相结合,这非常有意义和建设性。

“通常我们寻求通过感官体验快乐,然而令人愉悦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官体验是短暂的,它仅在感官刺激存在时才存在,只有我们的心理体验能每天24小时存在。当我们喜爱的音乐停止,它所带来的快乐仅可成为记忆。因为我们有不可思议的大脑,我们更需要关注我们的心灵体验。”

他解释说,要训练冷静的头脑,我们可以选择关注对象。它可能是一朵花,一个有吸引力的想法,甚至心灵本身。他说,尽管冥想自己的心灵很难,却更有用和更有效。如果我们学会脱离感官活动,我们有时会瞥见空性。这也许是短暂的,但它让我们认识到心灵本性。训练出观察心灵本性的能力很不容易,但它是可能的。但这需要时间,现代人习惯了立即得到一切,这很难。

尊者还提到了如何进行分析冥想,思考无常。 “这里的树木会随着季节变化,类似变化影响着世间一切。我们可以通过检验和分析来理解它。

通过闻思,我们获得信念和经验。我发现分析冥想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下有用。大多数的问题我们面临源自我们对现实的错误理解。分析使我们能够纠正这一点。

“怎样培养对他人的关心呢。我们都拥有爱心的种子,它来自我们的父母的爱。我们可以培养它,使得它不仅惠及亲朋,还可以惠及70亿全人类。问题在于我们执着于次要的差异性。相反,我们需要记住,作为人类,我们都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这样做,我们可以增强我们对其他人的关心并改善这个星球上的环境,它是我们唯一的家。”他建议一起冥想5分钟,关心别人,眼睛注视着地面,但不一定闭上。对于如何平伏内心,他建议首先专注于呼吸,观察呼吸的起伏。

当五分钟过去,尊者说,“shamatha(平静冥想法)”和“vipassana(内观冥想法)”存在于许多印度的传统。他也听说这种做法可能存在在偏远地区的希腊东正教堂的僧侣中。

在观众提问中,有人问尊者对爱的定义,他提到了我们对彼此亲密关系的感觉。他作了一个类比: 当孩子们一起快乐地玩耍,他们并不关心什么宗教、种族或背景。他说,现代教育似乎扭曲了这种情况。当他被问到如何作出艰难的决定,他说我们需要运用以爱心驱动的大智慧。爱心让我们诚实和真实。

还有观众问怎作者被数以百万计的人关注的感觉如何,尊者说他总是认为自己是普通人。当他这样认为时,他感觉自己身处朋友当中,轻松自在。

关于冥想,他说,通过平伏破坏性情绪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

有人问尊者是否可以许一个愿,尊者回答说: “为了世界的幸福,为了人类的幸福。关键在于学习如何处理我们的情绪。”

讨论结束时,音乐家和说唱歌手阿罗.布拉克演唱了《爱是答案》。导师迈克尔再次感谢尊者的光临,感谢大家的贡献使这一盛事成为可能。最后,尊者寄语道:改变世界始于个人,而不是等待来自联合国或白宫的指令,他还请大家反复思考今天听到的教导。

作者和提供者:达赖喇嘛尊者办公室
译者:小凡
照片来源:达赖喇嘛尊者办公室
英文原稿:

焦点新闻

驻澳洲办事处联合各界纪念西藏自由抗暴 66 周年

March 9, 2025

藏人行政中央缅怀 1989 年拉萨抗暴运动中牺牲的英烈

March 8, 2025

司政边巴次仁对印南拜拉库比藏人社区的寺院和学校进行视察

February 14, 2025

西藏前政治犯朗吉在 2025 年日内瓦峰会上作证

February 14, 2025

头条新闻

达赖喇嘛尊者在印南为数万信众传授白度母长寿灌顶

司政边巴次仁对印南拜拉库比藏人社区展开第二次访问

日本藏人纪念《西藏独立宣言》发布 112 周年

澳大利亚藏人青年领导力和宣传技能培训会议在悉尼蓝山召开

新聞訊息

新聞總覽
评说西藏
世界-西藏
境內藏人的自焚事件
西藏通訊(期刊)
書籍資料
图片新闻

关于西藏

西藏簡史
西藏國歌
西藏國旗
西藏的行政區劃
西藏的山脈
西藏的河流

行政中央

藏人行政中央噶廈(內閣)
最高法院
西藏流亡藏人憲章
西藏人民議會
教育與學校
流亡歲月的大事記回顧

西藏人权

西藏人權與民主促進中心

西藏与国际

西藏與世界

© 2023 藏人行政中央官方中文網 •  隱私政策

西藏之頁網域名稱更改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