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བོད་ཡིགहिन्दीEnglish

  • 首页
  • 新聞訊息
    • 新聞總覽
    • 评说西藏
    • 世界-西藏
    • 境內藏人的自焚事件
    • 西藏通訊(期刊)
    • 書籍資料
    • 图片新闻
  • 達賴喇嘛
    • 達賴喇嘛尊者”3‧10″歷年演說
    • 達賴喇嘛尊者的談話、聲明和函件
    • 達賴喇嘛 談佛教的基本見解
    • 媒体专访达赖喇嘛
    • 達賴喇嘛 獎項與榮稱一覽表
    • 達賴喇嘛 英文著作名錄
    • 達賴喇嘛舉行”時輪金剛大法會”紀錄表
    • 達賴喇嘛客座《商業周刊》總編輯
    • 人性與世界和平
    • 藏傳佛教疑問解答120題
    • 西藏生死書
  • 关于西藏
    • 西藏簡史
    • 西藏國歌
    • 西藏國旗
    • 西藏的行政區劃
    • 西藏的山脈
    • 西藏的河流
    • 西藏湖泊
    • 西藏的氣候
    • 西藏的自然資源
    • 西藏的野生動物
    • 西藏的森林
    • 西藏人的姓氏
    • 西藏的飲食習慣
    • 西藏的房居
    • 西藏的婚姻習俗
    • 西藏的喪葬習俗
  • 行政中央
    • 藏人行政中央噶廈(內閣)
    • 最高法院
    • 西藏流亡藏人憲章
    • 西藏人民議會
    • 教育與學校
    • 藏人行政中央重要文件冊
    • 59年後的記事年表
    • 流亡歲月的大事記回顧
    • 流亡藏人分布圖
    • 藏人行政中央駐外機構
    • 虚拟参观
  • 西藏人权
    • 西藏人權與民主促進中心
    • 1994-1995 西藏人權狀況
    • 1997 西藏人權報告(概要)
    • 1999 西藏人權報告 (摘要)
    • 2000 西藏人權報告 (摘要)
    • 2002 西藏人權報告 (摘要)
    • 2003 西藏人權報告 (摘要)
    • 2004 西藏人權報告 (摘要)
    • 2005 西藏人權報告 (摘要)
    • 2006 西藏人權報告 (摘要)
    • 2007 西藏人權報告 (摘要)
    • 2008 西藏人權報告 (摘要)
  • 西藏与国际
    • 西藏與世界
    • 世界人權宣言
    • 國際社會的關注與迴響
    • 聯合國1959年XIV 西藏問題決議
    • 聯合國1961年XVI 西藏問題決議
    • 聯合國1965年XX 西藏問題決議
    • 1991 聯合國有關西藏問題的決議
    • 1997 國際法學家協會的西藏研究報告
    • 2002 亞州公民社會論壇
    • 2003 美國對西藏宗教自由報告
    • 2004 各國對西藏人權報告
    • 聯合國人權考察譴責中國人權倒退 2005年
  • 联系我们
  • 網站
    • 最高法院
    • 选举委员会
    • 西藏人民议会
    • 宗教与文化部
    • 内政部
    • 财政部
    • 教育部
    • 外交与新闻部
    • 卫生部
    • 印度 德里
    • 美国 华盛顿
    • 瑞士 日内瓦
    • 比利时 布鲁塞尔
    • 日本 东京
    • 澳大利亚 堪培拉
    • 南非 开普敦
    • 台湾 台北
    • 残障学校
    • 社会资源开发基金
    • 藏人自愿服务团队
    • 藏语术语网站
    • 教育指导网站
    • 学习藏语网站
    • 世俗伦理网站
    • 西藏政策研究中心
    • 藏人行政中央电视台
    • 西藏博物馆
    • 西藏人民议会官网
    • 西藏企业家网站
    • 行政培训和福利协会官网
    • 雪域金融发展官网
    • 声援西藏官网
    • 中间道路官网
  • 虚拟参观

幸福及幸福的成因

西藏新闻社记者
10 years ago
1
2015年6月10日– 上午,达赖喇嘛尊者准备离开萝拉小镇时,民众在饭店门口列队送行。尊者和当地警察合影留念后,挥手向朋友和民众道别,随即搭车离开。尽管早晨是交通颠峰时段,在三个星期以来的第一场雨里,一行人驱车快速地前往雪梨。

在雨天里,抵达雪梨海港大桥底下的月神公园,准备出席一场幸福及幸福成因的座谈会。此前,花了几分钟与印度驻澳洲总领事桑杰苏迪(Sunjay Sudhir)和他的家人说说话;将出席与谈的英国喜剧演员和心理卫生促进人士茹比.韦克丝(Ruby Wax),以及《幸福计画》一书作者葛瑞琴.鲁宾(Gretchen Rubin),也与尊者交流互动。

2
在会议厅的讲台上,澳洲知名电台主持人理查.菲德勒(Richard Fidler)向1700名现场观众介绍尊者;他说,他想在其他与谈者加入之前,向尊者提问一些问题。首先,他问尊者该如何保有平静的内心。

「运用我的智慧和常识,」尊者回答说,「虽然,身为难民有其悲伤的时刻,但也提供了和人们见面的机会,并从他们不同的经验中得到学习。」

菲德勒问及能否接受他无法改变的事情;尊者提到一位八世纪的印度哲学大师的话:「如果你面临一个问题,那么先研究看看。如果能够解决的话,那么没必要担心,如果无法解决,担心也是没有用的。」

「非常务实的,不是吗?」尊者说,「这是很好的建议,我试着照着这样做。例如,当我心爱的亲教师圆寂时,我感到非常的震惊和悲伤,虽然他是我的依靠,但是这样一点帮助也没有。后来,我意识到更重要的是,应该努力地去完成他的心愿。」

3
当被问及爱与慈悲;尊者谈到了爱的基本觉受,混合了执着,也凭借着对方的回应,是局限的,无法扩及到其他人。然而,在这个基础上,爱就像一粒种子,透过思惟和训练可以发展成为慈悲心,也可以扩及到每个人身上。

菲德勒想知道,尊者是否曾经动怒,而尊者也承认自己会生气。尊者提及一位知名的纽约专栏作家在采访的过程中,提问怎么看待他的传承问题。他告诉她,作为僧人,是他没想过的事。她又问了一些其他问题,然后再回到关于传承的主题上,于是他重复了刚才的回答。继续进一步的提问之后,她第三次问起传承一事,于是他发了脾气。尊者透露说,当他一年后再度遇到了这位记者,他们看着对方,不约而同的笑了出来。

尊者也讲述了另外一次在印度的经历,他应邀为一群印度佛教徒讲授法教。主办这场会议的友人告诉他,在以前的场合,有些人认为他讲话的内容很难理解。尊者问说,那么这一次,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意思。尊者表示,他再次的发了脾气,因为他认为如果他只教授他们已经知道的东西,根本没有多大的意义。转向菲德勒,尊者笑笑的说:「所以,如果不介意我这么说的话,要是你问了我愚蠢的问题,也许我也会对你发脾气!」

5
尊者指出,年轻的时候,他处于一个封闭的状态,直到后来开始旅行时,才接触了更为宽广的世界。菲德勒问说,什么可以让他感到惊讶。尊者回答:「不多,我阅看了前世达赖喇嘛留下来的图画书和杂志。所以,一页一页的让我熟悉了纽约、伦敦、柏林和巴黎。而且,大战时期,我们接纳被拘留在英属印度、逃到西藏来的两名奥地利人。其中一人,奥夫施奈特(Aufschnaiter)为西藏政府执行水电和灌溉计画;另一方面,较年轻的那位,海因里希.哈勒(Heinrich Harrer)维护我住处的各种机器。他曾经跟我说到西方文化和欧洲的生活方式,所以,当我去到西方国家的时候,并不感到惊讶。

不过,有一件比较特别的事。 1979年,第一次去美国,结识了几位朋友,并且也见到了他们的妻子和孩子。之后,我再去拜访的时候,我惊讶的发现其中一些友人有了新妻子;甚至再碰到他们时,有些人都换了三任太太了。对于和位居要职的重要人物见面,他们的压力、担忧和不快乐也再再地让我感到惊讶。让我了解物质的回馈、良好的信誉和较高的薪资,并不能保障我们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而另一方面,在巴塞隆纳附近的蒙特塞拉特,我遇到一位天主教修士,他​​曾住到山上成为隐士五年的时间,五年期间依赖着少少的茶水和面包过日。我问他,什么是他一直在修习的,他告诉我他一直在冥想爱。当他说爱的时候,眼睛闪耀着光芒,脸上尽是喜悦的神情。几乎没有身体上的舒适感,但他完全是快乐满足的。印度也有在高山上裸体冥想的修行人。每12年举行一次,印度教大壸节(Maha Khumba Mela)的宗教聚会;之前,我曾希望可以去见见他们之中的一些修行人,并听取他们的经验。然而,由于恶劣的天气,无法成行。

7
现代教育导向物质主义发展。我们应该问自己,物质是否真的是一个幸福社会的基础。然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已在其境内所有学校导入有关良善重要性的课程。 」

担任座谈会的主持人,理查.菲德勒邀请另四名与谈者加入他和尊者的谈话。第一位发言者,芭芭拉.费德瑞克森(Barbara Fredrickson),说明她的团队致力于研究不同种类快乐的物理效应。说明享乐幸福感,是从喜欢吃的美味食物,得到满意又肤浅的快感,认为幸福是一种快乐的体验。现实幸福感,拥有生命的目的,正在为社会服务奉献,认为幸福不仅仅是快乐,更是人类潜能的实现,是人类本质的实现与显现。他们发现,享乐幸福感与人类情感所表达的正向与负面情绪增减相关;而现实幸福感则是相反的,幸福并不只是情感上的体验,而更应该关注个人潜能的实现。结论是,做得很好、具有意义和目的,与得到更好的健康息息相关。

6
尊者说,他也听过有研究发现,处于持续的恐惧、愤怒和仇恨情绪之中,会侵蚀与削弱我们的免疫系统。并建议,进行有效的检测,找出感官意识和精神意识的区别。尊者指出,愉悦的感官体验对心理动荡的影响不大;但是,如果我们拥有平静的内心,可以缓解身体的疼痛和不适。

率先研究「爱心聚焦疗法(Compassion Focused Therapy)」的保罗.吉尔伯特教授表示,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向其他人表现了自己的同情心,有时能够很有效的帮助其面对眼前压力,应付心理上的负面情绪。同样,自己对自己的同情也能够达到相同的效果。尊者同意,并建议现代教育应更注重对心灵和情感的理解。

苏奈特( Sue Knight )博士,在新南威尔斯省小学导入道德伦理课程的负责人。她认为,透过良好合理、以及全面道德思维发展的教育,可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目标。小学道德教育计划,其宗旨是关注教育孩子们如何思考,而不是想什么。

8
尊者表示赞同,并指出,我们所存在的这个地球,现今我们面对许多的问题和苦难,本质上,是我们自己制造的;甚至也制造出以宗教之名所发动的战争。尊者说,这是非常矛盾的,我们都希望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我们却持续地为自己制造出更多的麻烦。尊者同意与谈者关于有必要在教育导入更多的道德伦理的建议;世俗伦理并不是将宗教排除在外,而是尊重所有的宗教传统。

具有远见的教育家和吉隆文法学校副校长查理.史高达莫(Charlie Scudamore)表示,他代表每一位想要帮助孩子改变他们的生命,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老师。在面对越来越多的考核,鼓励活跃发展是教育真正应该要做的。他引述现代正向心理学运动之父马丁.赛里格曼(Marty Seligman)的话表示,「快乐是由三项要素构成:享乐(兴高采烈的笑脸)、参与(对家庭、工作、爱情与嗜好的投入程度)、意义(发挥个人长处,达到比我们个人更大的目标)。」

9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座谈到了尾声,尊者表示,与谈者所表达的意见,真的太棒了。 「在听取了大家的建议之后,我觉得自己得到很大的鼓舞。我相信,透过教育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不期待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未来20年左右的结果,不过,真的非常不错、非常精彩,谢谢大家。」

尊者从月神公园驱车前往雪梨机场,在那里与澳洲议会支持西藏团体成员共进午餐,并与他的老朋友比尔.克鲁斯牧师相聚一些时光。当天下午,尊者搭机飞往布里斯班,受到当地藏人社区成员和其他朋友和民众的热烈欢迎。明天,尊者将讲授龙树菩萨的《中观宝鬘论》,并赴圣斯蒂芬大教堂出席跨宗教祈祷会。

资料来源:达赖喇嘛官方英文网
翻译:黄凯莉

 

焦点新闻

驻澳洲办事处联合各界纪念西藏自由抗暴 66 周年

March 9, 2025

藏人行政中央缅怀 1989 年拉萨抗暴运动中牺牲的英烈

March 8, 2025

司政边巴次仁对印南拜拉库比藏人社区的寺院和学校进行视察

February 14, 2025

西藏前政治犯朗吉在 2025 年日内瓦峰会上作证

February 14, 2025

头条新闻

达赖喇嘛尊者在印南为数万信众传授白度母长寿灌顶

司政边巴次仁对印南拜拉库比藏人社区展开第二次访问

日本藏人纪念《西藏独立宣言》发布 112 周年

澳大利亚藏人青年领导力和宣传技能培训会议在悉尼蓝山召开

新聞訊息

新聞總覽
评说西藏
世界-西藏
境內藏人的自焚事件
西藏通訊(期刊)
書籍資料
图片新闻

关于西藏

西藏簡史
西藏國歌
西藏國旗
西藏的行政區劃
西藏的山脈
西藏的河流

行政中央

藏人行政中央噶廈(內閣)
最高法院
西藏流亡藏人憲章
西藏人民議會
教育與學校
流亡歲月的大事記回顧

西藏人权

西藏人權與民主促進中心

西藏与国际

西藏與世界

© 2023 藏人行政中央官方中文網 •  隱私政策

西藏之頁網域名稱更改公告